哭故相王文恪公二首(其二)

廿载枢机赞画深,独悲时事涕难禁。

艰屯谁是舟同济,献替其如突不黔。

卫史遗言成永撼,晋卿祈死岂初心。

黄扉闻道犹虚席,一鉴云亡未易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为悼念已故宰相王文恪公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王文恪公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时局艰难的感慨。

首联“廿载枢机赞画深,独悲时事涕难禁”点明了王文恪公在政坛上长达二十年的深远影响,以及诗人面对当前时局的悲伤之情难以抑制。这里的“枢机”指的是关键职位或核心事务,“赞画”则是指策划和辅助决策,形象地描绘了王文恪公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颔联“艰屯谁是舟同济,献替其如突不黔”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局艰难的忧虑。诗人以“舟同济”比喻国家在风浪中的航行,而“献替”则是指进谏与建议,暗示了在动荡时期,如何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问题。同时,“突不黔”可能暗喻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

颈联“卫史遗言成永撼,晋卿祈死岂初心”是对王文恪公生前言行的追忆。这里“卫史遗言”可能是指他留下的历史言论或遗志,而“晋卿祈死”则可能是对他的某种期望或理想,表达出对王文恪公品格和志向的敬仰。

尾联“黄扉闻道犹虚席,一鉴云亡未易任”则表达了对王文恪公离去的惋惜之情。黄扉通常指宰相的官署,此处可能象征着国家的治理空缺。诗人感叹,在王文恪公离开后,国家的治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凸显了人才的稀缺和责任的重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一位杰出政治家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忧虑。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一)

腊雪频添鬓影皤,春醪暂借病颜酡。

三年飘泊居无定,百岁光阴去已多。

漫祭诗篇怀贾岛,畏挝更鼓似东坡。

边氓也唱迎年曲,到耳都成老者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二)

新韶明日逐人来,迁客何时结伴回?

空有灯光照虚耗,竟无神诀卖痴呆。

荒陬幸少争春馆,远道翻为避债台。

骨肉天涯三对影,思家奚益且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三)

流光代谢岁应除,天亦无心判菀枯。

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

新幡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四)

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

宦味真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

朝元尚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

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