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与兄别

楚国湘江两渺瀰,暖川晴雁背帆飞。

人间离别尽堪哭,何况不知何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楚国的湘江水波浩渺,晴朗的天气中,雁群逆着水流方向背对着船帆飞翔。
人世间离别之情足以让人悲伤哭泣,更何况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

注释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位于现在的湖南一带。
湘江:长江的重要支流,流经湖南省。
渺瀰:形容水面广阔,水势浩渺。
暖川:温暖的河流,可能指湘江在晴天时的景象。
晴雁:晴朗天气中的大雁。
离别:亲友之间的分离。
堪哭:足以引发悲伤,令人痛哭。
何日归:什么时候能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兄长的不舍和牵挂之情。首句“楚国湘江两渺瀰”设定了背景,湘江水质清澈,流过楚地,两岸山峦连绵,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次句“暖川晴雁背帆飞”中,“暖川”指春日和煦的河流,“晴雁”则是天空中的几朵白云,“背帆飞”形容船只借着微风,缓缓前行。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远之感。

“人间离别尽堪哭”一句,直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在古代文化中,离别常被视为人生一种无法避免的悲哀,而这种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抒发。

最后,“何况不知何日归”则是诗人对于兄长返乡时间的担忧与无奈之情。不知道何时能团聚,增加了离别的情感复杂性和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深沉的离愁和对亲人归期的不确定感。它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情感细腻与艺术表达之上的成就。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池上

正怜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声。

犹有渔舟系江岸,故人归尽独何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西江晚泊

茫茫霭霭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访沈舍人不遇

溪翁强访紫微郎,晓鼓声中满鬓霜。

知在禁闱人不见,好风飘下九天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