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对雨二首(其二)

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

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

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

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

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起床面对雨景的情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描绘了清晨初醒,等待着前方屏障般的景象,远处林梢间隐约可见的白烟,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两句,表达了对连绵不绝雨水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大地的湿润与生机。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体验,诗人倚靠在竹子旁,倾听竹叶随风轻摇的声音,俯视山涧中水流急湍,动静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然而,“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一句,转折点出现,尽管眼前的景色美好,但诗人却因季节的更迭而感到一丝遗憾,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表达了诗人坚守道义,不为外物所动,顺应时序,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他以陶渊明为榜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将贫寒与困顿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叹息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残腊

残腊生春序,愁霖逼岁昏。

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

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客舍听雨

沈沈苍山郭,暮景含馀清。

春霭起林际,满空寒雨生。

投装即虚馆,檐响通夕鸣。

遥想山斋夜,萧萧木叶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其一)

阴霭除已尽,山深夜还冷。

独卧一斋空,不眠思耿耿。

闲来生道心,妄遣慕真境。

稽首仰高灵,尘缘誓当屏。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其二)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

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

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