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明日复同惇立总领吴德素运使章思台过天禧寺登雨花台再用前韵

言经朱雀桁,复度白鸡年。

谢公不可见,废垒蔓草缠。

三日瞰坰牧,所怀多昔贤。

陂陀北城墩,谁可作九泉。

石头控峥嵘,目尽西南天。

定都记孔明,赤壁方凯旋。

惟初鼎足计,用意良已虔。

更作长干行,秦淮乱清涟。

残春扫馀花,密叶未有蝉。

高台略四远,绿野浮芊眠。

午阴久未移,幽景为我延。

使君固不凡,况有嘉客先。

老大百念息,爨馀岂遗烟。

了知尘外心,本自无间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又明日复同惇立总领吴德素运使章思台过天禧寺登雨花台再用前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天禧寺和雨花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首句“言经朱雀桁,复度白鸡年”,以“朱雀桁”和“白鸡年”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谢公不可见,废垒蔓草缠”一句,借古人的遗迹表达对历史的怀念和对逝去时代的哀思。

“三日瞰坰牧,所怀多昔贤”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站在广阔的原野上,心中充满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接下来的几句“陂陀北城墩,谁可作九泉。石头控峥嵘,目尽西南天”描绘了壮丽的山川景象,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浩瀚的思考。

“定都记孔明,赤壁方凯旋。惟初鼎足计,用意良已虔”这一段,诗人回顾历史,提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战略部署,表达了对智者策略的赞叹。随后,“更作长干行,秦淮乱清涟”则转向对南京及其周边美景的赞美。

最后,“残春扫馀花,密叶未有蝉。高台略四远,绿野浮芊眠。午阴久未移,幽景为我延”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宁静画面,绿野、高台、幽静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而“使君固不凡,况有嘉客先。老大百念息,爨馀岂遗烟。了知尘外心,本自无间然”则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友情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与惇立夜话有怀石林复用前韵

有山不能归,坐愧三十年。

冠服岂不荣,狙猿强包缠。

惟馀缁衣心,未敢忘贤贤。

他日得吾子,匣藏骇龙泉。

衰颓为兴起,此肠宁非天。

羯胡玩兵久,亦悟终好旋。

叩关复请吏,企颈志颇虔。

休兵固有期,抚事犹涕涟。

投怀幸倾泻,知子非寒蝉。

十日对榻语,夜窗了无眠。

贾生侍宣室,趣席方招延。

愿上治安策,何者今当先。

我行返故庐,趺坐看炉烟。

功名会及时,伫子论燕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用前韵送惇立

畏作亲友别,况复非中年。

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

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

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

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

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

上书苦哀祈,倾写志已虔。

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

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

共挽携手客,可忘曲肱眠。

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

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

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

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为山亭晚卧

瘦石聊我伴,遥山更尔瞻。

泉声分寂历,草色借廉纤。

玉粒时能饱,霜毛日更添。

平生疏懒意,况与病同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方仁声惠文编

他年落笔坐生风,下舍诸郎敢长雄。

操缦不能陪众手,斲轮终自付良工。

镜湖漫忆归狂客,汉上谁从过德公。

会向南溪寻旧约,别开小径共相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