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七)

竹牖迎风翻贝叶,铜炉温火养龙涎。

形式: 押[先]韵

鉴赏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竹牖迎风翻贝叶”与“铜炉温火养龙涎”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审美情趣。

“竹牖迎风翻贝叶”中,“竹牖”指的是竹制的窗户,迎风而开,自然流畅;“贝叶”则象征着佛教文化中的经典,翻动之间,仿佛能感受到知识与智慧的流转。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与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幽的竹林之中,聆听风声与书页轻轻翻动的声音,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铜炉温火养龙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铜炉作为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器具,不仅用于取暖,更是用来焚香,其中的“龙涎”则是极为珍贵的香料,其香气高雅,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在温火的慢慢加热下,香料的香气缓缓释放,弥漫在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庄重的氛围。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精致与品味,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综上所述,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它们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的艺术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表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

吴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风花(其二)

大钧播万物,静观自森著。

倏见朝华荣,夕陨亦何遽。

升沈信天机,高下两无据。

世眼空纷籍,往事逐飞絮。

今年花上枝,去年花落处。

开落无常期,年来复年去。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和昭德孙闻鹃

平生抵掌志伊吾,闻著鹃声泪血枯。

故国蚕丛千古恨,雾关熊耳一身孤。

自从飞去啼痕在,纵不归来有梦无。

莫向延秋门上叫,门楼无数白头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胡簿秩满归

佐邑三年去后思,祇今无奈送行时。

不谐白雪皇荂耳,谩指清风恶木枝。

台府无心空里镜,士民有口路傍碑。

锦溪流下严陵濑,八月潮来有转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承书言别再寄

一曲离鸾感寄心,此心谁解试分明。

百年耆旧閒中话,千古溪山去后名。

双鲤尺书儿女泪,只鸡斗酒弟兄情。

男儿须勒燕然石,归拜堂谖始是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