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蝶恋花·江楼》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江边楼阁中所见的春日景象与细腻情感。
开篇“正是花时鸣鸟误”,以“误”字点出春日里鸟鸣与花开的和谐错落之美,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虽有时序之误,却更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好鸟迟鸣,已是春将暮”两句,既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也暗示了时光易逝,应珍惜眼前的美好。
“豆子山前打瓦鼓,青青豆子濛濛雨”描绘了一幅雨中田野的景象,豆子山前,雨水轻洒在青青的豆苗上,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打瓦鼓”的声音与“濛濛雨”的静谧形成反差,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又复水生桃叶渚,人倚阑干,红紫无重数”则将视线转向江边,桃花与紫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诗人通过“倚阑干”的动作,展现了观景者沉浸于美景中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最后,“若到花閒花共语,花閒不醉休归去”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生命,想象花朵间能进行对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这里的“不醉”不仅指身体上的不醉,更是心灵上的满足与愉悦,强调了与自然亲密接触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整体而言,《蝶恋花·江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日江边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