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庙

樯乌啼罢纸灰飞,神去神来人不知。

惟有金沙堆下水,东西南北任风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船头乌鸦鸣叫过后,纸灰随风飘散,
神明离去又归来,人们却浑然不觉。

注释

樯乌:船头的乌鸦。
啼罢:鸣叫完毕。
纸灰:焚烧后的纸灰。
飞:飘飞。
神去神来:神明离去又回来。
人不知:人们不知道。
金沙堆:指金沙江边的沙堆。
下水:江水中。
东西南北:四方,指任何方向。
任风吹:任凭风吹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在的情境。开篇“樯乌啼罢纸灰飞,神去神来人不知”两句,通过对比烛光熄灭与心神的自由出入,表达了诗人超越尘世烦恼的心境。"樯乌"指的是烛台上的乌鸦,烛火燃烧至尽时发出啼声,而纸灰飞舞则是烛火熄灭后的景象。这里烛光的熄灭可以比喻为诗人内心对世俗欲望的超脱。而"神去神来人不知"则表明这种精神状态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范畴,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境界。

接着“惟有金沙堆下水,东西南北任风吹”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金沙堆下水"可能是对某一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同古人常用黄金比喻美好的河沙,这里的"金沙"或许指的是诗人所处之地的河流,水流潺潺,给人以宁静与安详之感。而"东西南北任风吹"则表明无论风从何方来,都无法打扰这份宁静,这里的"风"可以比喻为世间的种种诱惑和干扰,而诗人却能泰然处之,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烛光与心神、自然景象与精神状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洞虚堂

青牛人去几千年,此道分明在眼前。

要识个中端的意,一堂风冷月婵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独步

月澹黄茅路,烟明红叶村。

有怀如阮籍,更赠一声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秋日书怀(其三)

秋风秋雨索人诗,云放千山翠色奇。

重九数来还渐近,木犀开了不曾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秋日书怀(其二)

检点秋光莫问天,只从鸿雁见推迁。

未霜杨柳老多病,既雨芙蓉美少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