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卷

妙在心通与理融,卓然有见是英雄。

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

折角争希郭有道,剃眉求似狄梁公。

可怜老学孤无助,月落参横读未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妙处在于心灵与道理的交融,独特见解的卓越之人是英雄。
大儒晚年作品韩愈风格独特,古代哲人并不都墨守成规。
他们像郭有道那样追求独特的见解,如狄梁公般削发以示志向。
可叹老年学者孤独无援,月已西沉北斗横斜,书还未读完。

注释

心通:心灵相通。
理融:道理融合。
英雄:杰出人物。
大儒:学问渊博的人。
韩考异:韩愈的独特风格。
墨尚同:墨守成规。
郭有道:郭象,有独到见解的人物。
剃眉:削发以示决心。
狄梁公:狄仁杰,以公正闻名。
老学:老年学者。
孤无助:孤独无依。
月落参横:月亮落下,北斗星横挂。

鉴赏

这首诗歌颂的是古代士人追求学问和品格的高尚情操。开篇“妙在心通与理融,卓然有见是英雄”表达了对那种内心充满智慧、理解力强大且具有远见卓识之人的赞赏,这种人可谓是真正的英雄。

接着,“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伟大学者,如韩愈,他的作品即便在晚年也是独树一帜,不落俗套。而“往哲”则可能指历史上那些被后世推崇的圣贤,他们即便是墨守成规,也有其独特之处。

再下来,“折角争希郭有道,剃眉求似狄梁公”描绘了一种为了追求学问或理想,不惜改变外表以显示内在坚持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用了古代名人的形象,郭有道是唐朝的一位隐逸,他折断车辕以绝尘世;狄梁公则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以其高风亮节著称。

最后,“可怜老学孤无助,月落参横读未终”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年事已高、仍孑然一身、无助又孤独的学者之情感。他们在深夜中依旧灯下苦读,但月光已经西斜,时间不多,他们的学问却还远未完成。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士人的形象描绘,表现了对知识分子坚守理想和品格的赞美,以及对他们孤独坚持的同情。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左目

已盲犹赤痛,久不出鸡窠。

丹荔曾遗毒,青灯亦一魔。

抛书无味甚,节腹柰馋何。

二癖依然在,徒劳问眼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平床岭

一动非容易,三年议始成。

倩人挑旅橐,买纸劄山程。

下岭峰如拜,登崖树若迎。

暂无尘事汩,便觉长吟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戊午元日二首(其二)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疏朝谒作閒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戊午元日二首(其一)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