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郡斋红蕉数株,六八月放花,至十一月强半叶枯而花未已,小鸟时时来啄,诗以慰之

玲珑石畔倚轻红,开落纷纷小院中。

为伴愁人听夜雨,那堪娇鸟啄秋风。

芳心密卷终难放,绿叶欹残尚一丛。

不用天涯嗟岁晚,春风犹在海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郡斋中的红蕉,它们在六月至八月绽放,直至十一月仍有半数叶片枯萎,但花朵依然盛开。小鸟不时前来啄食,诗人以此为题,表达对这些坚韧植物和自然生命的赞美与慰藉。

首句“玲珑石畔倚轻红”,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红蕉生长的环境——玲珑剔透的石头边,轻盈的红色花朵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

“开落纷纷小院中”则展现了红蕉在小院中繁花似锦、花开花落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循环。

“为伴愁人听夜雨,那堪娇鸟啄秋风。”这两句将红蕉置于特定情境中,不仅表现了其在风雨中的坚韧,也暗示了它陪伴着愁绪之人,给予心灵慰藉,同时与娇小的鸟儿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和谐共存。

“芳心密卷终难放,绿叶欹残尚一丛。”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红蕉虽心怀芳华却难以完全释放,绿叶虽已残败但仍保持一片生机,寓意着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生命依然坚韧不屈。

最后,“不用天涯嗟岁晚,春风犹在海云东。”诗人以乐观的态度,提醒人们不必因岁月流逝而感伤,因为春天总会在远方等待,寓意着希望与新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1)

姚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颖斋观察

久生若浮云,来往任所寄。

况乃忧患中,托身君子契。

使君经国彦,植身圭璋器。

缔交重金兰,问言别泾渭。

台洋古荒服,圣代所新置。

开辟千里疆,闽粤赖屏蔽。

九重咨守牧,惟君实干济。

永念民番忧,抗言陈大计。

簿书常午夜,妻子惜况瘁。

盗已靖萑苻,军还罢烽燧。

莹也江海人,狂直疏世事。

愧乏鹦鹉才,风尘久沦弃。

吾师开幕府,闽浙实总制。

知弟莫若师,居常发深喟。

此非一世才,谆语自韬晦。

君能置腹心,蒙敢吝微技。

既鼓邯郸瑟,时下雍门泪。

忘形到尔汝,礼岂为我辈!

冬夜非不长,语多犹少寐。

焦冥游溟渤,自此快心意。

胡乃远别离,又向长安市。

陈遵辖再投,徐稚榻几敝。

世事苦牵促,一朝遂分袂。

赠我橐中装,千金概然致。

谆谆商出处,夷险问身世。

强壮服官年,遐哉他日志。

春风三月花,娇鸟弄声碎。

剧饮且欢娱,何惜千杯醉!

沧波万里去,浩浩天无际。

安得素心人,同鼓中流枻。

形式: 古风

三月朔日,自台湾放舟至澎湖,忽遇北风,舟南驶不可收,越两日夜达粤东之惠来,乃舍舟登陆,间道至潮州,偕方子步琛登江楼小饮,凭槛有作,寄颖斋观察

因循海外客,乘春得归遂。

三月挂蒲帆,岂不竞便利。

海平若明镜,毛发纷可计。

已去毗舍城,澎湖到天际。

舟人笑语喧,金厦一瞬至。

北风横作恶,忽尔掀大地。

波涛起万峰,一落千丈势。

我艘如一叶,上下不自制。

舟子散发呼,坐客昏如醉。

呕吐苦万状,魂惊胆欲碎。

皆拚葬鱼腹,谁复谋生意!

我眠昧昏旦,屈伸拥一被。

渐觉狂风轻,山色横空翠。

不知地何许,且喜舟前峙。

舍舟竞奔岸,相聚如再世。

三日至潮州,喜极翻成涕。

方生独矫矫,颇有凌云气。

携手登江楼,村醪聊自媚。

群山拥翠鬟,一郡雄百雉。

上窥百粤关,下览韩江寺。

昌黎百代人,得失一时事。

昔时瘴疠乡,异日繁华地。

歌舞竞楼船,酡颜拥珠翠。

古今犹一息,江山更兴废。

有意访逐臣,无心问佳丽。

萧条木兰花,槛外发深思。

明灭乱离中,莽苍阳光晦。

何时众阴消,一奋金乌翅。

光烛大九州,斯文不终坠。

酒阑发清兴,狂笑恣一吷。

深忆贤主人,终始无相弃。

形式: 古风

留别台中人士(其一)

谊阗祖帐满城闉,挂席中流一怆神。

绝海万人争召父,全家终日托波臣。

天回暗岛舟长夜,地尽穷荒古不宾。

得失微官何足问,圣朝宵盰在生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留别台中人士(其二)

昔贤清节恐人知,后世徒工作茧丝。

百姓可真无疾苦,一身何必计盈亏。

醵金父老偿官急,馈米胥徒感旧悲。

输与百钱相送别,高风吾已愧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