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廷陈清明陪祀山行有纪次韵

晴光马首散朝暾,松偃虬枝势若奔。

百卉芬菲三月候,群山拱向五陵尊。

石田峣崅初耕雨,野寺荒凉半掩门。

去去山城应不远,青烟起处认前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陪同祭祀时在山中行走所见之景。首句“晴光马首散朝暾”以明媚的春光和晨曦的温暖,开启了画面,仿佛马蹄踏过之处,阳光洒落,充满生机。接着,“松偃虬枝势若奔”一句,通过静态的松树与动态的比喻相结合,展现了松树的坚韧与活力,如同奔跑的龙蛇,形象生动。

“百卉芬菲三月候,群山拱向五陵尊”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春天百花盛开,生机勃勃,群山环绕,仿佛对五陵(古代帝王陵墓)表达敬意,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和谐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

“石田峣崅初耕雨,野寺荒凉半掩门”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具体的场景,石田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肥沃,而远处的野寺在春日的荒凉中,门半掩着,透露出一种静谧与神秘的气息。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农事的繁忙,又暗示了世事的变迁。

最后,“去去山城应不远,青烟起处认前村”以诗人继续前行的行动,引出了对前方景色的期待。青烟袅袅升起的地方,是前村的方向,预示着旅途中的温馨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山行的美丽画卷,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0)

杨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张茂实主事公署

乘閒来访大方家,门掩西风寂不哗。

竹傍墙阴添稚笋,豆缘篱落吐新花。

庭无留事休衙早,客有馀情坐日斜。

娓娓清谈浑未厌,呼童汲井煮新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闻昕弟秋闱失利诗慰勉之

吾子才华自不凡,未应三十尚青衫。

极知士论推荀爽,惟见乡书荐阮咸。

云路邅回迷月殿,年光迅速剧风帆。

祗馀兀坐空斋晚,无限幽怀寄短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别丘文元仍次前韵

茫茫宦海泛扁舟,载得东风万斛愁。

谁惜卞和频泣玉,空嗟王粲独登楼。

翠屏万叠遮闽峤,紫气连空识帝州。

别后期君无限意,可将身向醉乡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偶成

胸中不解著閒愁,公退炉熏伴茗瓯。

食禄应羞田舍计,藏书宁为子孙谋。

庭除雨过留残照,帘幕风来送早秋。

坐久飕飕双鬓冷,呼童整顿旧衣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