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此声何所似,似琴语、更琅然。

问太古遗音,承平旧曲,谁为君传。

知音素蛾好在,只向人怀抱照人圆。

一笑青云公子,不应犹有尘缘。松间玄鹤舞翩翩。

山鬼下苍烟。正闭户焚香,流商泛角,非指非弦。

华堂静无俗客,算风流、未减竹林贤。

何日西窗酒醒,听君细泻幽泉。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这声音像什么呢?像琴声,又清脆悦耳。
请问自远古流传下来的音乐,和平时期的古老曲调,由谁来为你传达呢?
知音如皎洁的蛾眉女子,她的美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潇洒的公子,你难道还有尘世的牵绊吗?松林中的黑鹤翩翩起舞。
山鬼从苍茫烟雾中降临,我正关上门,点燃香炉,欣赏着流淌的商音和角音,无需琴弦却能动人。
华丽的大厅里没有世俗的客人,想来你的风流才情不亚于竹林七贤。
何时能从西窗酒醒,聆听你细细倾诉那幽深的泉水声?

注释

似:像。
遗音:古代遗留的音乐。
承平:太平时期。
素蛾:皎洁的蛾眉,比喻美女。
尘缘:尘世的缘分,指世俗的牵挂。
流商泛角:流淌的商音和角音,古代五音之一。
风流:风采和才情。
幽泉:幽深的泉水,象征深远的情感或思考。

鉴赏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木兰花慢》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开篇以“此声何所似”起,将听者引入一种难以言喻的音乐意境,仿佛是古琴的悠扬之声,又带着某种超凡的清朗。诗人追问这是否是太古遗留的乐音,或是太平盛世的传统曲调,但又无人能继续传承。

接着,诗人提到知音如素蛾般美好,她的心灵如同明月,照亮人们的心田。这里的“一笑青云公子,不应犹有尘缘”,暗示了这位知音超脱尘世,保持着高洁的情操。画面转至松林间,玄鹤翩翩起舞,山鬼隐于苍烟之中,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诗人沉浸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独自焚香,欣赏着无形的音乐,流露出对高雅艺术的热爱。他感叹华堂之内没有世俗之客,只有如竹林七贤般的风流人物。最后,诗人期待有一天在西窗酒醒后,能再次聆听这来自幽泉的天籁之音,那份期待充满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词以音乐为纽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48)

刘敏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 字:端甫
  •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生卒年:1243~1318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待支撑暮境,道比旧、不争多。

奈白日难留,丹心易感,绿发全皤。

行乐处,浑一梦,忆黄公垆下几回过。

振策千峰绝顶,濯缨万里长河。红尘世事费磋磨。

人海驾洪波。怅学古无成,于今何补,谩尔蹉跎。

闲揽镜,还独笑,甚苍颜一皱不曾酡。

忽报鸣鞭送酒,开轩自洗空螺。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灿星缠宝校,跨天驷、日华边。

看岭表孤松,峰尖秋隼,谁与争先。

君王识公英武,便除书、飞下九重天。

内府彤弓弦矢,元戎虎旆龙旃。阴风惨淡拂春烟。

万里入秦川。想诸将欢迎,三军贾勇,威震江壖。

何如渭城客舍,对青青柳色惜离筵。

回首平吴事了,兜鍪更换貂蝉。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八月二十五日为仲敬寿

对南山秋色,湖海气、郁峥嵘。

更落叶疏风,黄花细雨,何限诗清。

良辰醉中高兴,料殷勤、喜见故人情。

玉斝云腴仙酿,木兰花慢新声。归鸿远目入青冥。

相与慰飘零。尽起舞狂歌,新愁旧恨,一笑都平。

平生事,天已许,道青霄有路上蓬瀛。

随分人间富贵,不妨游戏千龄。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元夕后小雨

淡春阴如雾,酿春雨、洒春城。

便罗绮风柔,园林气暖,巷陌尘轻。

鳌山顿成潇洒,恰上元过也罢烧灯。

到处柳金梅雪,一时水绿山青。午窗梦断破微晴。

蓦听卖花声。忆北苑寻芳,南园载酒,节近清明。

韶华向人如旧,莫青春行乐负平生。

说与东君知道,先迎舞燕歌莺。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