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髭发难藏老,湖山稳寄身。
却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
霜叶深于染,秋花晚自春。
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师道晚归湖上的场景,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髭发难藏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颔联"湖山稳寄身"则透露出他对自然山水的深深依恋,以及希望通过与方外之士交往来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却寻方外士,招作社中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加入隐士群体,过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
颈联"霜叶深于染,秋花晚自春"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霜叶比春花更显深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成熟和对时光流转的深刻理解。尾联"无人还有碍,诗卷莫辞频"传达出诗人即使在孤寂之中,也愿意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与诗友分享心境,体现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淡然与坚韧,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红绿羞明眼,攲斜久病身。
年龄不待命,湖海却留人。
点滴花间露,新鲜柳上春。
情怀将底用,诗外不须频。
蓑笠宜多病,衣冠错致身。
清愁偏待客,白发解禁人。
江月深留雪,山梅探借春。
兴从湖上发,诗为道人频。
晴山堪著眼,别意不胜秋。
小作三年别,聊为五斗谋。
要须乘下泽,不待到壶头。
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