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卜式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选择和价值观,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与对国家的忠诚。卜式,作为朝廷的官员,却选择了不同于一般官僚的生活方式——牧羊而非追求奢华。他不骑沙苑中的骏马,不享受繁华的物质生活,而是专注于上林的羊群,这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崇尚和对职责的专注。
诗中提到的“含香”和“挟册”,象征着在朝堂上的荣华与学识的积累,而卜式却选择远离这些,去随从学者臧氏,这反映了他更重视实践与道德的修养,而非仅仅追求权力和地位。诗中还提到卜式的理想是“尚怀肥报国”,即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做出贡献,即使是在牧羊这样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他也能通过“抗疏欲烹桑”的决心,表达出自己愿意为国家牺牲的决心和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卜式的形象,颂扬了不为世俗所动、坚守内心信念、勇于奉献的精神,是对古代士人高尚人格的一种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