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别》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通过对比南溟神鱼与自身微小的存在,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感慨以及对和平世界的向往。
首句“南溟有神鱼,百里见崒峍”,以南溟中的神鱼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海洋景象,神鱼百里可见,形象地展示了其庞大与神秘。接着,“呼吸潮汐奔,动息安可悉”进一步描绘了神鱼与大海的互动,其呼吸与潮汐相连,行动与休息皆不可尽知,隐喻着自然界的奥秘与复杂性。
“我生愧细微,勺水锢其质”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渺小存在的自谦与反思,如同一勺之水,无法完全容纳或理解宇宙的广阔与深邃。这种自我认知的深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智力既已殊,大小乌可匹”则进一步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无论大小,都难以相互比较,暗示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方式,不应以大小来衡量。
“真宰今厌兵,春风扫寒冽”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认为现在的世界应该远离战争,春风可以扫除严寒,象征着和平的力量能够带来温暖与生机。
最后,“有客将何之,万里操仁术”是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能以仁爱之心行万里路,传递和平与善意。
“余当老空山,偃曝思朝日”则是诗人自述,表示自己将留在宁静的山中,期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暗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平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