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湖(其四)

望望龙湖上,鱼龙薄汉云。

鸿濛开半月,蛇秽破孤军。

一鉴生风翰,千章涣浪纹。

法慈敷教化,清静加弥纶。

法慈剪凶丑,凛冽回春温。

龙湖三五夜,棨戟四回轮。

形式: 排律

翻译

遥望龙湖之上,鱼龙在薄雾中穿梭汉云间。
半轮明月从混沌中显现,如同蛇秽之敌被击破孤立的军队。
湖面如镜生风,波纹荡漾如千篇诗章。
佛法慈悲,广施教化,清静之中更显宏大包容。
佛法威严,剪除邪恶,寒冷冬夜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在龙湖的夜晚,仪仗队四度回转,景象壮观。

注释

龙湖:古代湖泊名。
鱼龙:神话中的水怪。
鸿濛:指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蛇秽:比喻邪恶势力。
鉴:镜子,这里形容湖面。
棨戟:古时官府出行的仪仗,这里代指官员。
回轮:指仪仗队的回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龙湖景象,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佛法教化之意。"望望龙湖上,鱼龙薄汉云"一句设定了诗的空间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龙湖的遥望和神秘感。在这里,“鱼龙”既指水中的生物,也隐喻着仙灵的存在,而“薄汉云”则描绘出一幅天地之间若有若无的云景。

"鸿濛开半月,蛇秽破孤军"两句中,“鸿濛”形容云气的壮观,“开半月”则是对明亮月光的细腻描绘。至于“蛇秽破孤军”,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力量的瓦解,或者是在比喻佛法的普及力。

"一鉴生风翰,千章涣浪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写和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一鉴”指的是通过一次深刻的观察或领悟,而“生风翰”则是文笔生动之意。接着,“千章涣浪纹”形容了丰富的篇章如同波涛一般连绵不绝。

"法慈敷教化,清静加弥纶"这两句诗中,“法慈”指的是佛家以慈悲为本的教义,而“敷教化”则是广布教化之意。紧接着,“清静加弥纶”表达了对佛法清净境界的追求与提升。

"法慈剪凶丑,凛冽回春温"这里,“法慈剪凶丑”可能是在比喻佛法能够裁断世间的邪恶和污秽,而“凛冽回春温”则描绘了一幅从严寒到温暖的季节转换图景,象征着佛法的力量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温暖。

最后两句"龙湖三五夜,棨戟四回轮"可能是在描述某个特定的夜晚场景,或是指代时间的流逝与重复。这里,“棨戟”是一种古代兵器,而“四回轮”则有可能是对某种仪式或是自然现象的描述。

整首诗通过对龙湖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崇敬和内心世界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笔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51)

陈元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候夜行师七唱(其四)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

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

犀照湖花消魍■,龙呈剑气射虚邪。

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

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

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

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

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和王采访重九见访

河北推儒雅,嵩高降岳神。

明径通桂掖,飞幰渡荆津。

明快宜朝美,疏通亦我怜。

怒同雷电厉,喜沛雨霖恩。

乔木家声旧,严轺帝命新。

心交今管鲍,筹运访张陈。

是日登高节,伊谁送酒频。

江州华胄使,携榼再慇勤。

形式: 古风

忠烈操

乾生男子坤生姝,国有君王家有夫。

委质结缡托其躯,三纲五常与命俱。

一朝凶变违常途,匡扶弗得将何如?

英英烈烈他虑无,舍生取义终不渝。

《柏舟》之诗王蠋语,千古芳名耀青史。

形式: 琴操

南獠纳款

南薰阜物华,南獠俨庭寔。

野味散芳芬,海殽参茂密。

胸篆飞瑞烟,蠙珠媚炎日。

掩嫭笼白鹇,盐章闷鸂鶒。

归化服维新,皇朝重玄质。

筮辰贡龙颜,表子躬逢地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