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姿健骨两相看,二绝真成聚莫干。
好学纫兰供楚佩,琼琚端可胜金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的《再和前韵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幽姿健骨两相看"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某种事物或人物的内外兼修,既有深藏不露的内在美,又有刚健有力的外在气质。接着,诗人通过"二绝真成聚莫干",赞美了某种技艺或才华的聚集,可能是指诗歌创作或者其他技艺的精湛。
"好学纫兰供楚佩"一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学习和技艺传承的推崇,将学习比作纫兰(编织兰花)来制作楚国的精美饰品,寓意着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如同楚佩般珍贵。最后,"琼琚端可胜金寒"则以瑰丽的比喻收尾,琼琚象征珍贵的友谊或才情,强调了这些无形之宝更能抵挡人生的严寒与困苦,胜过物质的金子。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赞美了学习的价值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哲学思想。
不详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骚人岂作腐儒酸,逸气清霄坐可干。
东阁只今诗兴动,韩豪元不似郊寒。
淮上营屯尽偃戈,官军从此罢经过。
且书太史丰年瑞,不数周公异亩禾。
儿孙力作莫辞勤,仁政如天四海春。
尽说干汤功已就,泽流莘野并耕人。
饱食丰年酒不空,水村山崦老于农。
囷仓在眼心无事,邻里经过乐岁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