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鬯侯(其五)

孤舟载孤月,行客逐行云。

真籁寂还寂,斯人闻未闻。

诗篇酬唱得,语默主宾分。

应念空山里,归猿独恋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舟独行于月夜之下的画面,诗人以“孤舟载孤月”开篇,巧妙地将舟、月与行客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接着,“行客逐行云”,进一步渲染了行旅的孤独与飘渺感,仿佛行客在云中穿行,难以捉摸。

“真籁寂还寂,斯人闻未闻”两句,运用了拟声词“籁”,形容自然界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然而,这种寂静并非无人倾听,而是“斯人闻未闻”,强调了这种寂静之美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体会,体现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诗篇酬唱得,语默主宾分”则转入对友情和交流的思考。通过诗歌的交流,主宾角色得以明确,但真正的沟通不仅仅是言语的交锋,更是心灵的共鸣。这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也包括了对自然、对宇宙的共同感悟。

最后,“应念空山里,归猿独恋群”表达了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空山中的归猿,虽然独自生活在自然之中,却依然渴望着群体的陪伴,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人类社会情感需求的隐喻。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和谐共生、心灵相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洞察,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子白来韵(其一)

于人何落落,在我本如如。

就树因鸣鸟,临渊不羡鱼。

江清涵寺影,云白洞窗虚。

以此遥相见,真交澹有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和张子白来韵(其二)

官衙清且远,猿鹤许为邻。

与世无多涉,逢僧偶一亲。

百城聊自富,五斗未为贫。

好句劳相赠,吟来字字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张子白来韵(其三)

别来曾几日,又是大除天。

枕畔闻虫语,灯边抱鹤眠。

梦中逢傲吏,醒后笑枯禅。

无事还生事,将诗和一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张子白来韵(其四)

过时容我懒,开岁阅人忙。

容屦已盈户,僧禅犹踞床。

馀閒可相假,持赠也何妨。

报语泔鱼者,吾宗在奥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