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五)

草枯山川贫,木落天地瘦。

土口风大行,云罅日微漏。

既往不复追,未来尚可救。

馀事不忍言,言之必成咎。

形式: 古风

翻译

草木凋零山河贫瘠,大地裸露天空清瘦。
风吹过土口,阳光从云缝中微微透出。
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补救。
剩下的事情我不愿提起,一旦说出定会带来灾祸。

注释

草:草木。
枯:凋零。
山川:山河。
贫:贫瘠。
木:树木。
落:凋落。
天:天空。
地:大地。
瘦:清瘦。
土口:地表开口处。
风:风。
大行:强烈吹过。
云罅:云缝。
日:阳光。
微漏:微微透出。
既往:过去。
不复:无法。
追:挽回。
未来:未来。
尚:还。
可救:来得及补救。
馀事:剩下的事情。
不忍:不愿。
言:说起。
咎:灾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五)》,描绘了秋季景色的萧瑟与寂寥。"草枯山川贫"写出了大地因草木凋零而显得贫瘠,"木落天地瘦"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清冷和空旷。"土口风大行"形象地描述了秋风在山谷间呼啸,"云罅日微漏"则暗示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光线微弱。

诗人借景寓情,"既往不复追"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奈和无法挽回,"未来尚可救"则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改变现状的决心。然而,"馀事不忍言,言之必成咎"又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暗示有些事情即使想说,也可能带来不幸的结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秋季的凄凉与人生的无常,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四)

万里晴天外,一片霜上月。

长松挺青葱,群卉入消歇。

有齿日益衰,有发日益脱。

获罪固已多,此公难屑屑。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三)

草绿露沾衣,草衰风切肌。

物情非作异,人意强生疑。

岐动杨朱泣,丝添墨子悲。

知之何太晚,徒自泪淋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二)

水寒潭见心,木落山露骨。

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

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

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一)

山横暮霭中,鸟逝孤烟外。

残菊忧霜摧,幽兰惧风败。

患难人不喜,富贵人所爱。

我心自不有,爱憎岂能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