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用前韵呈诸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轻率行为的反思。
首句“少壮轻抛岁月赊”,诗人回顾年轻时的自己,因轻率而挥霍了宝贵的光阴,如同赊欠时间一般。这种对青春岁月的惋惜之情,透露出一种对过去行为的后悔和自责。
接着,“老来那复恋空华”一句,诗人感叹年岁渐长,再无心思沉溺于虚幻之事。这里的“空华”比喻虚幻、不实在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的虚无感。
“逢场已觉童心尽,揽辔其如急景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逢场作戏时,童年的纯真与热情似乎已经消逝,面对匆匆流逝的时间,即使想挽留也显得无力。
“不向竿头思进步,何时浪子得归家。”诗人反思自己是否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而不是像浪子一样四处漂泊。这句表达了对自我成长与回归内心的渴望。
最后,“赵州底事勤行脚,我欲扳他吃碗茶。”诗人以赵州和尚为例,赵州和尚勤于行脚,四处游历,最终悟道。诗人则希望像赵州和尚那样,通过修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表达了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时光流逝、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的反思与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