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济川桥

十二阑干百尺台,登临洗尽眼中埃。

沙痕长与水吞吐,桥影不妨船往来。

两岸楼台随世换,四山图画自天开。

槎边今古无穷思,都付西风酒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高高的栏杆围绕着百尺的平台,登高望远能洗净眼中的尘埃。
沙子的痕迹被水吞吐,桥的倒影不妨碍船只的来往。
两岸的楼阁随着时光变迁,四周的山水画卷仿佛天然展开。
在木筏边古今思绪无限,都寄托在这杯西风下的酒中。

注释

阑干:栏杆。
洗尽:洗净。
埃:尘埃。
吞吐:涨潮退潮。
桥影:桥的倒影。
不妨:不妨碍。
楼台:楼阁。
随世换:随时间而变化。
自天开:如同自然生成。
槎边:木筏旁边。
无穷思:无尽思绪。
西风:秋风。
酒一杯: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的《题济川桥》。诗人站在高高的百尺台上,凭栏远眺,仿佛洗去了眼中的尘埃,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他描绘了济川桥下的沙痕随着流水时隐时现,桥影倒映在水中,船只穿梭其间,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两岸的楼台随岁月变迁,如同画卷般展开,而周围的山峦则如自然天成的艺术品。诗人在此引发古今之思,将无尽的感慨寄托于西风之中,借酒浇愁,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22)

真山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 籍贯:处州丽水

相关古诗词

七夕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谄鹊桥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三峰寺

寂寞烟林噪乱鸦,青鞋步入野僧家。

云深不碍钟声出,日转还移塔影斜。

廊下蜗黏沿砌藓,佛前蜂恋插瓶花。

竹床纸帐清如水,一枕松风听煮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山间次季芳韵

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

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

许猿分野果,留鹤守云林。

不是閒边客,谁来此地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刘伯山寄隐

寄隐幽踪何处寻,春风十里薜萝深。

青山不说是非事,黄鸟自赓长短吟。

百折畏途休著脚,十分明月是知心。

不应误放桃花出,惹得渔翁话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