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门无去马与来车,终日尘编自展舒。
笑抚蒲团时有会,古人于我未全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静室,沉浸在书籍中的生活场景。首句“门无去马与来车”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暗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外界的隔绝。次句“终日尘编自展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书籍的亲密关系,他每日沉浸于书卷之中,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和知识的滋养。
后两句“笑抚蒲团时有会,古人于我未全疏”则表达了诗人与古代先贤心灵相通的深刻体验。通过“笑抚蒲团”,诗人似乎在与古代智慧进行对话,从中获得灵感与共鸣。这里的“会”字,既指理解,也暗含了情感上的亲近与认同。最后一句“古人于我未全疏”强调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敬意和深入理解,即使在现代社会,他也能与古人的心灵紧密相连,感受到历史的脉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与书籍为伴、与古人对话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读书、追求内心平静与文化传承的精神风貌。
不详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经邱久已罢巾车,寄傲南窗意自舒。
一炷妙香清万虑,芭蕉叶上雨疏疏。
邂逅京华忆昔时,匆匆长恨遽暌离。
重来只有声音在,两鬓萧萧各欲丝。
与君南北昧平生,倾盖论心若弟兄。
长笑区区市朝客,白头重欲定交情。
鼻祖功名冠有隋,耳孙笔力近京西。
鹅城勿作潜深计,雁塔行看高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