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燕

镇日双栖向画梁,有时飞去为谁忙。

得泥趁暖添芹垒,掠水因风贴柳塘。

语重唤回芳草梦,舞轻时罥落花香。

五陵年少伤春恨,书系红丝拟寄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整天成对在画梁上栖息,有时飞走又是为了谁忙碌。
觅食归来趁着温暖的土地,把芹菜堆砌,掠过水面贴近柳塘边。
话语深情唤回了芳草间的梦境,舞蹈轻盈时又挂住了落花的香气。
年轻的贵族们感伤春天的流逝,写下书信想通过红丝线寄出哀愁。

注释

双栖:成对生活。
画梁:精致的屋梁,常指鸟巢。
芹垒:用芹菜堆积起来的小窝。
贴柳塘:紧靠柳树的水面。
芳草梦:绿色草地的梦境。
落花香:飘落的花香。
五陵年少:京城富贵人家的年轻人。
伤春恨:对春天逝去的哀愁。
红丝:古代象征爱情的红色丝线。
拟寄将:打算寄出的情感。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葛起耕的《赠燕》描绘了一对燕子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寄托。首句“镇日双栖向画梁”,生动地展现了燕子成双成对在精致的屋梁上筑巢的情景,给人以和谐温馨的画面感。次句“有时飞去为谁忙”,暗示燕子忙碌于觅食,也为下文的活动做了铺垫。

第三句“得泥趁暖添芹垒”,写燕子在温暖的天气里衔泥筑巢,体现了它们勤劳的习性,同时也暗含了春天的气息。第四句“掠水因风贴柳塘”,描绘了燕子在水面飞翔,借助风力贴近柳塘的动态,富有诗意。

第五句“语重唤回芳草梦”,通过燕子的叫声唤起人们对春草梦境的联想,可能寓意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舞轻时罥落花香”,燕子在花香中翩翩起舞,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寓言了诗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青春易逝、春恨无边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燕子的生活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借燕子的形象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具有浓厚的季节感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30)

葛起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终偈

大洋海里打鼓,须弥山上闻钟。

业镜忽然扑破,翻身透出虚空。

形式: 偈颂

水调歌头(其一)送唯齐之官回舟松江赋

年来惯行役,楚尾又吴头。

餐霞吸露,何事佳处辄迟留。

云听渔舟夜唱,花落牧童横笛,占尽五湖秋。

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绣帘卷,曲阑暝,翠鬟愁。

森罗万象,与渠诗里一时收。

天设四桥风月,地会三州山水,邀我伴沙鸥。

明朝起归梦,一枕过蘋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舟回平望,久之过乌戍、值雨少憩,向晚复晴,再用韵赋二首(其二)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

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

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

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

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

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

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翠翻空,寒入座,不禁愁。

五弦弹尽,隐隐天末暮虹收。

欲伴渔翁钓艇,欸乃一声江上,寒碧点轻鸥。

无人阻归兴,直欲迈长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