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霁试笔

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雨声已断时闻滴,云气将归别起峰。

斜日半穿临水竹,好风遥送隔城钟。

远游更动轻舟兴,太息何人解见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墨色深沉如红丝点漆,我闲暇时用疲惫的笔描绘秋天的景象。
雨声渐弱,偶尔还能听到滴答声,云雾散去,山峰重新显现。
夕阳斜照,穿过水面的竹林,远处的好风吹过,送来城外的钟声。
想到远游,心中激起乘舟漂泊的兴致,叹息啊,谁能理解我的这份情怀。

注释

墨:墨水。
入:融入。
红丝:红色的丝线,比喻深沉的色彩。
点漆:点滴的漆黑。
浓:浓厚。
闲:闲暇。
倦笔:疲惫的笔。
秋容:秋天的景色。
雨声:雨的声音。
时闻滴:偶尔听到滴水声。
云气:云雾。
别起峰:云雾散去后露出的山峰。
斜日:夕阳。
半穿:斜照一半。
临水竹:靠近水面的竹林。
好风:清风。
隔城钟:来自远方城市的钟声。
远游:远行。
轻舟兴:乘舟出行的兴致。
太息:叹息。
何人:谁。
解见从:理解并跟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雨初霁试笔》,描绘了秋雨过后,诗人闲暇中提笔作画的情景。首句“墨入红丝点漆浓”,形象地写出墨色深沉,犹如点漆般浓厚,暗示了画面的鲜明和饱满。接下来,“闲将倦笔写秋容”表达了诗人略感疲倦但仍对秋景充满兴致。

颔联“雨声已断时闻滴,云气将归别起峰”,通过雨声渐止,偶尔仍有滴答声,以及云雾散去后露出山峰,展现了雨后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颈联“斜日半穿临水竹,好风遥送隔城钟”,进一步描绘了夕阳映照在水边竹林的美景,微风吹过,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意境。

尾联“远游更动轻舟兴,太息何人解见从”,诗人由眼前的景色引发出游的冲动,感叹无人能共享这份闲情逸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雨初晴后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孤独之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

三十馀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

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雨益凉写兴

秋气萧萧暑已归,晚云更送雨霏微。

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

遣醉纵横驰笔阵,乘闲谈笑解棋围。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雨顿寒偶书

羁怀不醉自昏昏,卧对青灯独掩门。

沙雁带寒来古泽,林鸠催雨暗孤村。

数椽蟹舍偿初志,九陌尘衣洗旧痕。

自叹一生书里活,暮年无力济黎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秋思六首(其三)

残暑偏能著此翁,吹襟剩喜得西风。

露滋小径兰苕冷,月射高梁燕户空。

衰病呻吟真一洗,醉歌跌宕与谁同。

从今日日增幽兴,水际先丹数叶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