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六首(其三)

残暑偏能著此翁,吹襟剩喜得西风。

露滋小径兰苕冷,月射高梁燕户空。

衰病呻吟真一洗,醉歌跌宕与谁同。

从今日日增幽兴,水际先丹数叶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残暑依然影响着这位老者,他欣喜地感受到秋风的吹拂。
月光洒在小路上,兰花显得清冷,高粱上空无一人,只有月光照亮。
他的疾病和疲惫仿佛都被这秋意洗涤,醉酒唱歌却无人共赏。
从今天开始,他的乐趣每日增加,水边的枫树红叶逐渐增多。

注释

残暑:秋天剩余的炎热。
著:影响。
此翁:这位老人。
吹襟:秋风吹过衣襟。
剩喜:特别欢喜。
西风:秋风。
露滋:露水润湿。
小径:小路。
兰苕:兰花。
冷:清凉。
月射:月光照亮。
高梁:高高的稻谷。
燕户:人家的屋檐。
衰病:年老体衰。
呻吟:痛苦的呻吟。
真一洗:完全洗净。
醉歌:醉酒唱歌。
跌宕:起伏不定。
与谁同:与谁共享。
日日:每天。
增幽兴:增添幽静的乐趣。
水际:水边。
先丹:初红的。
数叶枫:几片枫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思六首(其三)》,通过对初秋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残暑偏能著此翁”写出了老翁在秋意渐浓时的感受,暑气虽未尽,但已感受到季节的转换。次句“吹襟剩喜得西风”则表达了对凉爽西风的喜爱,带走了夏日的余热。

“露滋小径兰苕冷,月射高梁燕户空”两句,通过描绘小径上的露水打湿了兰草,显得格外清凉,以及高粱地里空荡荡的燕巢,渲染出秋夜的寂静和寥落。诗人借此寓言自己衰老多病的生活状态。

“衰病呻吟真一洗,醉歌跌宕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无人共醉的孤独,醉歌中的跌宕起伏更显其内心的孤寂。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哀伤,反而在“从今日日增幽兴”中找到了新的乐趣,每日欣赏水边枫叶的红艳,增添了生活的诗意。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思四首(其三)

身似庞翁不出家,一窗自了淡生涯。

山姜零落初成子,石竹凄凉半吐花。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唤煎茶。

掩关本意君知否,两耳衰年不耐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秋思六首(其六)

药畦蔬垄夕阳中,带落冠攲一病翁。

步蹇每妨行乐兴,眼昏几废读书功。

露浓乍警云巢鹤,风劲先凋玉井桐。

欲赋悲秋却休去,鬓丝已是满青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思六首(其四)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思三首(其一)

大面山前秋笛清,细腰宫畔莫滩平。

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

万里风尘旧朝士,百年铅椠老书生。

水村渔市从今始,安用区区海内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