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马迹山宿许道士房有赠二首(其一)

独住水中央,言修不死方。

开帘见白鸟,隔院度清香。

机息何妨奕,神全可却粮。

偶来分半席,遽使世情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水中央的道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道士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首句“独住水中央”,点明了道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孤独,暗示其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决心。接着,“言修不死方”一句,直接表达了道士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开帘见白鸟,隔院度清香”两句,运用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白鸟的飞翔与清香的飘过,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道士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机息何妨奕,神全可却粮”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道士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围棋被视为修身养性的活动,此处以“机息”与“神全”相对,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充实,无需物质的供养也能达到心灵的满足。

“偶来分半席,遽使世情忘”结尾两句,以客人的偶然来访,反衬出道士生活的超然与世隔绝。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巧妙地传达了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即在与世隔绝的生活中,能够忘却世俗的烦恼,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游马迹山宿许道士房有赠二首(其二)

四周环积水,信此羽人居。

鸟下忘机后,猿窥捣药余。

闲寻渔父伴,自注道家书。

笑我劳生甚,逍遥尔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阎泉川副使庄

阎侯贫巳甚,尚有种瓜田。

潭岩相映带,农圃与周旋。

刈秫尽供酒,卖蔬时得钱。

躬耕岂不苦,所贵无牵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

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绾鱼惭分薄,解剑感交深。

目送三河使,身分十亩吟。

从兹一相失,长叹隔飞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

一与山翁别,年华每自伤。

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鸡乡。

萝薜窗中影,铅砂枕上方。

鸿蒙常不语,何以答云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