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道士邓紫阳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注释

太乙:道教中的神名,象征高深的法术。
三门诀:神秘的修炼法门。
元君:道教尊称,此处指天宫中的重要神灵。
六甲:古代占卜法中的六位神灵。
金版:珍贵的金属版面。
玉清:道教中的最高神名,代表清纯无暇。
书:这里指秘籍或法术记载。
真士:修道者或通晓真理的人。
秘书:珍贵的秘籍或文献。
三醮:道教仪式,三次献祭。
翊:辅助,帮助。
残胡:残暴的胡人,可能指敌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皇帝李隆基所作,题为《赐道士邓紫阳》。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颁授或赠送给道士的诗,内容涉及到道教的修炼与秘籍。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这两句提到了道教中的修炼方法和神秘符号。太乙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术语,指的是一种高级的变化法则;三门可能指的是三个层次或三个关键的修炼步骤。而元君六甲符,则是用来表达道教中某种特定的神秘力量。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场景。金版和玉清书都是象征着高贵和纯洁的物品,下传和上刻则是指将这些珍贵的知识或秘籍传承给后人。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 这两句表达了一位道士在探求道教真谛时获得了某种秘密经典的情景。探真士可能是一位修炼者,而囊中得秘书则是说他从一个秘密的地方得到了一本重要的书籍。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这两句似乎是在描述一场重大事件或战斗之后的情况。三醮可能指的是某种时间节点或者修炼阶段,而“翊我”则是说跟随着主角(可能是皇帝本人或者道士),并且参与了对抗“残胡”的行动。

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意象,展现了当时道教文化中的某些元素,同时也反映出李隆基作为一位皇帝,对道教文化的尊崇与支持。

收录诗词(74)

李隆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生卒年: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相关古诗词

鹡鸰颂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形式: 四言诗 押[鱼]韵

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形式: 词牌: 好时光

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

今逢庆诞日,犹谓学仙归。

棠棣花重发,鸰原鸟再飞。

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

形式:

辞名

三十年来独掩关,使符那得到青山?

休将琐末人间事,换我一生林下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