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二)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

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弟弟张氏藏书富甲一方,读书之余依然选择隐居。
他的笔法超过草圣,写诗轻视那空洞的子虚乌有。
他在二室山下闭门不出,隐居生活已超过十年。
他就像乡间农夫,时常伴随渔夫捕鱼逍遥。
秋风吹起显得萧瑟,门前的五棵柳树高大而稀疏。
他遥望人间,准备渡河来到我的居所。
岁末时分,期待与他携手共度,只有你我二人相伴。

注释

张弟:指诗人的弟弟张氏。
五车书:形容书多,源自《庄子》中的典故。
草圣:书法极好的人,此处指张弟的书法造诣。
子虚:《汉书·扬雄传》中的虚构人物,此处指空洞无物的文章。
二室下:指二室山下,具体地名。
隐居十年馀:隐居了十多年。
宛是野人野:仿佛是乡野之人,形容生活简朴。
渔父:捕鱼的人,常用来象征隐士。
五柳: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意象,象征隐居生活。
岁晏:年末,年底。
君与予:你和我,这里指诗人自己和弟弟张氏。

鉴赏

诗人以书信比喻车辆,表达友人的读书之勤奋与隐居生活之选择。"染翰过草圣"一句,通过对古代圣贤用笔之勤的形象描绘,强调了张五弟在学术上的刻苦钻研和追求。"赋诗轻子虚"则显示其文学才华横溢,如同子虚乌有的高超。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进一步渲染了张五弟长期的隐逸生活,他选择远离尘世,在静谧的环境中专注于学问和文学创作。"宛是野人野,时从渔父渔"则表明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受,以及其在山水间与渔夫共度时光的情景。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描绘了一个秋季的宁静景象,其中五柳树清寂而又高大,给人以深远之感。诗人通过这种景物,表达了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庐"则透露出了诗人对张五弟隐居所在的向往与渴望,愿意跨越尘世之水,前往朋友那宁静的住所。最后两句"岁晏同携手, 只应君与予"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年华渐老时,与友人共同享受宁静安逸的生活,只有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才是永恒不变的。

王维通过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张五弟超凡脱俗的隐居生活,以及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赏,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亲近的追求。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三)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

此是安口腹,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

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早入荥阳界

汎舟入荥泽,兹邑乃雄藩。

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

秋野田畴盛,朝光市井喧。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杂诗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