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归路经海会寺与诸同人分赋(其一)

雨后劝农毕,还寻古刹来。

钟声飘藓径,衲子出香台。

刺竹排檐种,优昙满院开。

分题禅榻畔,小憩水云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劝农归来,途径海会寺时所见的宁静与祥和之景。首句“雨后劝农毕,还寻古刹来”点明了诗人活动的背景与目的,雨后的清新与劝农的辛劳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氛围。接着,“钟声飘藓径,衲子出香台”两句,通过钟声与僧人的出场,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同时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刺竹排檐种,优昙满院开”描绘了寺庙内竹林与花朵的自然之美,竹子的坚韧与优昙花的稀有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画面,象征着佛法的深邃与生命的顽强。最后,“分题禅榻畔,小憩水云隈”则展现了诗人与同人在禅榻旁分题作诗,于水云之间小憩的雅趣,体现了文人墨客在自然与佛法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9)

书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弥陀寺

秀色园林夕照明,浮岚卷尽竹烟清。

去来小蝶花间舞,断续秋蝉叶底鸣。

几处平台凉影淡,数层敞榭翠涛倾。

耽幽衲子应间坐,读罢愣严诗又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暮秋郊行

循行岂是补春游,揽辔轻驰谢眺洲。

岸接小桥村路曲,烟凝萧寺梵钟幽。

尘怀顿向閒中涤,野况都从望里收。

风日蹉跎秋过半,家家场圃筑西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宁十咏

三秋闻见总萧骚,日夜飞涛不断号。

旧集闾阎皆斥卤,新开原野半蓬蒿。

空山那得珠崖贝,伏莽休悬渤海刀。

应识乘轺难塞责,愿纾南顾圣躬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赤嵌夕照

百尺高楼镇海东,夕阳斜映满城红。

分明绘出皇图□。想见当年汗血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