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

杖僻走世喧,吟静追古意。

解巾卧柔碧,虚怀揖爽气。

漏竹日脚红,出亭山尖翠。

偷閒兴未足,迟迟动归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喧嚣的尘世中抽身,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古朴之美的过程。诗中的“杖僻走世喧”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穿越繁忙都市的场景,以“杖僻”二字形象地刻画了行进中的不便与艰难,反衬出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吟静追古意”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诵诗歌来追寻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追求一种超越现实、回归自然的心境。接下来的“解巾卧柔碧,虚怀揖爽气”,描绘了诗人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躺在柔软的绿草上,心怀空灵,接受清新的空气,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和谐。

“漏竹日脚红,出亭山尖翠”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日光透过竹叶洒在地面上,形成红色光影的画面,以及远处山峰尖尖,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最后,“偷閒兴未足,迟迟动归辔”表达了诗人虽然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愉悦,但内心仍渴望更多这样的时光,于是缓缓地准备离开,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继续探索内心世界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城南

散雪郊外风,含晴雾中日。

江流浅可渡,潺湲弄幽石。

长堤尘未动,游子念远适。

行止慎厥初,轮蹄有遗迹。

形式: 古风

送王审言秘校潞州法曹

上党缘青冥,劲气西北隅。

黄河天际来,草木冬前枯。

其地号严冽,燕陇莫与俱。

毡罽护性命,冰霜结眉须。

土人一犯寒,斗酒沃始苏。

中州宦游士,未秋先嗟呼。

我闻已心慄,冻粟生皮肤。

而君风雪间,径作壶关趋。

少年始任气,慷慨若有馀。

自为功名行,不惮气候殊。

犬戎炽将灭,郁屈迎天诛。

幕府收英才,富贵往何图。

埋头簿书底,龌龊终非夫。

功业彼何人,送子诚起予。

形式: 古风

送张子立龙图知凤翔

公家济水源,爱蜀如蜀人。

公凡五入蜀,东峡西峨岷。

门生变交游,故旧成姻亲。

蜀味皆吾餐,蜀音即吾民。

潼川最后至,既至情亦均。

恶不待公刑,善不须公仁。

雍容如一家,笑语闻四邻。

山时参公府,垩鼻看斧斤。

举动出至诚,悠久疑为神。

诏书西出关,马首北向秦。

迟行客辞家,拥别儿恋亲。

公归且大用,顾蜀还无因。

风收弥勒花,雨压长平尘。

滑台为公寿,公饮不过唇。

乐我奉公欢,荣虞适兹辰。

物色莽牢落,人情浩酸辛。

已辞尚可听,少驻双车轮。

形式: 古风

送蒲安行诚之秘丞兴州签判

春郊散轻霭,日出车马动。

看君晓装发,送客尊酒重。

众人别良易,我别情靡共。

飞缨转山曲,返颈即成梦。

虽梦去奈何,不梦存者多。

一言起相顾,慷慨成笑歌。

清吟散泉石,醉墨蟠云萝。

人生苦汲汲,浩如长江波。

江波西南流,君行方北辀。

林深足豺虎,路废空亭邮。

处常山中居,出亦山中游。

不嗟吾道穷,每为斯民忧。

忧民竟何为,从事犹俛眉。

晚达十六七,万事悬难知。

但穷圣贤意,莫赋离骚辞。

有得常记我,以慰朝夕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