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兄文明精舍(其二)

山中习静意何如,懒散从人问卜居。

喜有书灯分四壁,不妨文史足三馀。

剑光夜静寒牛斗,瑶草春深辨鲁鱼。

方朔陆沉缘底癖,逢人应著答宾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山中习静意何如”,点明了诗人选择在山中修行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内心感受。接着,“懒散从人问卜居”一句,既展现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又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喜有书灯分四壁,不妨文史足三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书籍为伴,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学习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三馀”指的是“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强调了充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剑光夜静寒牛斗,瑶草春深辨鲁鱼”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剑光与牛斗的寒凉对比,瑶草与鲁鱼的春深辨识,都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事物的敏锐观察。

最后,“方朔陆沉缘底癖,逢人应著答宾书”两句,以历史人物方朔为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愿意与人交流分享,保持开放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热爱知识、向往古代智慧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太史使吉藩

分茅礼重瑶墀命,视草廷遴玉署郎。

汉室河山申带砺,楚天旄节动潇湘。

云深巫峡疑神女,风起兰台对大王。

览胜多君传寡和,缄情应属雁来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少傅杨公

曳履班高玉殿东,三朝劻辅老臣忠。

清心水镜孤悬外,宏略兵符四顾中。

绛县纪年增甲子,汉庭师事识申公。

麒麟他日看图画,司马何人第一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一)

寰宇天开万历辰,殊方建节借词臣。

箕封异代恩光旧,汉诏重熙景命新。

辽海月明秋出塞,鸭江星动夜通津。

波平到处惊相讯,为报中朝有圣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其二)

玉节翩翩拂曙霞,侍臣衔命拜京华。

紫泥诏下九天阙,绿水江通八月槎。

投笔云封西掖草,拥旄霜放北山花。

扶桑日出今应近,回首长安意转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