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倏尔过山雨,萧然对石栏。
双衣絺绤薄,五月薜萝寒。
高竹翠难把,新松秀可餐。
吴歌况在耳,真作故园看。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夜晚与友人在张氏园亭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倏尔过山雨”,描绘了山间突然飘过的雨水,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萧然对石栏”,描述了面对石栏时的清冷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意境。接下来,“双衣絺绤薄,五月薜萝寒”两句,通过衣物的轻薄和五月的凉意,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凉与季节的变换。
“高竹翠难把,新松秀可餐”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高竹的翠绿和新松的秀美形容得生动而诱人,仿佛能直接触摸到那片翠绿,品尝到那份秀美。最后,“吴歌况在耳,真作故园看”表达了诗人听到吴地的歌声,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将眼前的景致视作了故乡的模样,流露出深深的怀旧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一径杳然入,参差绝可怜。
古台荒自出,石磴曲相悬。
林密难窥月,枝高易破天。
谁能吹玉笛,吾欲弄苍烟。
太虚何必问,一壑坐相收。
橘柚山形古,藤萝石壁幽。
杯疑天外把,人似月中游。
莫作霓裳曲,翩翩不可留。
夜色乱相射,幽人那可禁。
天流孤月白,庭落大槐阴。
忽起千秋思,能空万里心。
长吟一汗漫,纤露下衣襟。
兵已苍生苦,书仍赤羽愁。
风吹远海立,潮压太湖流。
鼓角天应裂,鲸鲵日不收。
桃花藏战色,慎莫问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