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岭

望海楼高目力宽,海潮来处是天根。

日边市舶程途远,水外亭台景象昏。

巨鳄出时防患害,大雕当北各飞翻。

将军有意还铜柱,俯看南溟气欲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望海楼高眼界开阔,海潮起始之处仿佛天之根源。
日落之处的海外贸易船只航程遥远,水边的亭台楼阁景色显得昏暗。
巨鳄出现时要防范可能的危害,大雕在北方各自翱翔翻飞。
英勇的将军心怀收复失地之意,俯瞰南方大海,壮志如潮。

注释

望海楼:高楼。
高:高耸。
目力宽:视野开阔。
海潮来处:海浪的源头。
天根:天的边际。
日边:太阳落下的地方。
市舶:海外贸易船只。
程途远:航程遥远。
水外:水边。
景象昏:景色昏暗。
巨鳄:大型爬行动物,比喻潜在威胁。
防患害:预防可能的危害。
大雕:大鸟,象征力量。
各飞翻:各自飞翔。
将军:指有军事权力的人。
有意:有意图。
还铜柱:收复失地(古代铜柱标记边界)。
南溟:南方大海。
气欲吞:气势磅礴,仿佛要吞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望海楼高处所见的壮观景色。首句"望海楼高目力宽"展现了楼阁之高和视野之开阔,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海的向往与期待。"海潮来处是天根"则寓意着海潮的源头仿佛连接着天际,富有神秘感。

接下来的两句"日边市舶程途远,水外亭台景象昏"描绘了远处船只在阳光照耀下的航程遥远,以及近处亭台在水面上投下的模糊影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氛围。"巨鳄出时防患害,大雕当北各飞翻"借物言志,暗示着警惕潜在的危险,同时也展现出自然生态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将军有意还铜柱,俯看南溟气欲吞"以将军的形象象征保护国家的决心,他意欲收复失地,凝视着浩渺的南海,豪情壮志溢于言表。整首诗通过描绘望海楼的景色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疆土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野香亭

野香亭下新开萼,半是夭桃半是梅。

旧说武陵源上去,今疑大庾岭边来。

人闲亭上醒还醉,夭暖墙头落又开。

宾客笑谈民鼓舞,不知何者号春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黄陵庙

溪上龙蛇屋,萧条帝子祠。

竹痕当日泪,山色后人疑。

仙服霞留绮,新装月印眉。

楚民亡水旱,箫鼓谢神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龙洞访僧不遇留诗

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

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

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畬田

畬田过雨小溪浑,远近云峰互吐吞。

殊俗易昏三里雾,阳崖忽露一家村。

桂花香里寻僧寺,榕叶阴中掩县门。

井税未输兵甲后,心勤抚字且休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