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其二)

魏有径寸珠,守境无檀子。

照车十二乘,何如照千里。

世乏威王贤,孰知天下士。

所以饭牛儿,商歌中夜起。

徒求南海产,半触蛟龙死。

异才何代无,纠纷今可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以珠喻人,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时局的忧虑。诗人先以“魏有径寸珠,守境无檀子”开篇,将小珠比作微不足道的人才,而檀子则象征着能守护和发挥其才能的贤明之君。接着,“照车十二乘,何如照千里”,通过对比,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即使小小的才能也能照亮一片天地,远胜过那些表面光鲜却无实际贡献的“大人物”。

“世乏威王贤,孰知天下士”两句,直指当时社会缺乏像齐威王那样的明君来识别和重用人才,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接下来,“所以饭牛儿,商歌中夜起”,诗人以“饭牛儿”自比,暗指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夜晚吟唱《商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愤慨。

“徒求南海产,半触蛟龙死”,进一步说明了寻找人才的艰难,即使是来自遥远南海的珍稀之物,也往往在途中遭遇险阻,难以到达目的地。最后,“异才何代无,纠纷今可理”,诗人坚信无论哪个时代都不乏奇才异能,只是需要一个公正的环境来发掘和利用这些人才,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珠的比喻,以及对人才与时局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肯定、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上虞柳机仲朝晖轩

日车上搏桑,曈曈鸡子黄。

遥夜忽复旦,仰瞻有启明。

征夫起当发,宿鸟号且翔。

城郭互参差,曲户通天光。

空照堂中人,岂销发上霜。

竹枝自垂荫,萱草亦扬芳。

此心谅已短,此恩一何长。

欲报固无极,念之安可忘。

形式: 古风

雨中漫兴

端居少宾客,鸟迹偏阶除。

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

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

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

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

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

形式: 古风

临川饶孟持所居西轩有先大父所植杏一株今百年矣幸不剪于兵火因筑亭于旁名杏庭云宋景濂作赋予赋诗

结构非壮丽,可以乐晨昏。

仰荫百年树,深蟠千岁根。

粲粲朱葩敷,离离青子繁。

秀出风烟表,润含雨露痕。

戎马方纵横,境内悉崩奔。

桃李摧为薪,荆棘翳高门。

荣华谅难恃,尚见文献存。

未拟匡山田,讵论曲江园。

读书弦素琴,命客置芳尊。

永言益封植,祖德慎无谖。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古意三首(其一)

春风天上来,蒲城红与紫。

如何朝暮间,飘落随流水。

堂前两冬青,霜雪犹不死。

向来三月时,谁言及桃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