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五)

十笏青苔地。抱银墙、猩红一角,小时游戏。

斗草簸钱难瞒汝,鹦鹉能言一二。

浑不似、如今情事。

海样春光围不住,九回肠、彼此相牵系。

香草长,女媭詈。早为西漆南油计。

更东头、花砖补罅,自将愁砌。

方胜连环新花样,心眼如人静细。

算世上、惟君堪倚。

花落花开都见惯,任暄凉、不改扶持意。

生硬处,转严媚。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怀旧与感慨交织的画面。"十笏青苔地"展现出昔日庭院的荒凉与沧桑,"抱银墙、猩红一角"则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色彩。"斗草簸钱"和"鹦鹉能言"是儿时的游戏与乐趣,与今日的"如今情事"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时光荏苒的感伤。

"海样春光围不住,九回肠、彼此相牵系"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如同春光无法阻隔两人的牵挂。"香草长,女媭詈"借香草和责骂,寓言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和关切。接下来,词人回忆起过去的计划和努力,"早为西漆南油计",但现实中的修补和愁绪却显得凄凉。

"方胜连环新花样,心眼如人静细"赞美了对方的心思细腻,"算世上、惟君堪倚"表达出对对方的信任和依赖。"花落花开都见惯,任暄凉、不改扶持意"体现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两人的情感始终如一,无论冷暖都相互扶持。

最后,"生硬处,转严媚"揭示了在经历风雨后,感情反而更加深厚,表面的严肃与内在的柔情形成了独特的美。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六)

一晌檐花暝。界朱廊、轻虹两道,雁行严整。

七宝楼台谁嵌砌,雅称红薇画省。

与玉槛、瑶轩同凭。

漫说梧桐长短事,视鹤高、松矮皆平等。

庭草绿,鸟声静。云屏十二遥相并。

倩谁传、红情曲折,玉箫吹冷。

不许百花弹压汝,只恐花心未肯。

便风雨、漂摇何损。

合与芳梅同写照,看水边、月下横斜影。

闲倚玉,玩清景。

形式:

金缕曲(其七)前题用丙子韵

嫩漆青于柳。尽萦回、纱窗粉壁,绮春时候。

送上湘帘花枝影,亚字中间穿透。

惯早晚、逢迎红袖。

比似郎君施行马,正名花,此中漏。

月宫玉斧留痕否。是何年、修成七宝,至今如旧。

心眼锼空玲珑玉,琐骨亦如人瘦。

重帘下、雨疏云逗。

恰似裙襕西湖景,把六桥、亭子朱丝绣。

流连物,汝为首。

形式:

金缕曲(其八)前题用辛丑韵

刻画浑无迹。似生成、回文锦字,一波三折。

千步廊前与方便,将息吴宫绣屧。

好坐待、碧云新月。

特地展宽檀板样,待春葱、细按霓裳拍。

情宛转,韵清切。嫣红一抹嵰山雪。

任银蟾、自来自去,柳东莲北。

心地空明无限碍,放过穿花蛱蝶。

又却似、疏疏竹节。

愿得遮拦春去路,翠楼人、一世无离别。

金可粉,玉能立。

形式:

二郎神.湘绮先生谒行宫归,赋此志感,次韵奉和

鹊垆香案,早爇尽、残灰金黍。

只阿母临妆,双成轮值,名字窗间久署。

往日宫廊红鹦鹉,怎不共、青禽飞去。

犹问讯翠华,还京安否,学人言语。凝伫。

经时不见,瑶池双鹭。

甚岁暮萧寒,白头庾信,来唱江南玉树。

我亦当年,麻鞋杜甫,曾和早朝诗句。

又恰是、细朵宫梅,绽也绮窗非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