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郝校书从事相州

提笔从戎别帝乡,官清兼领校书郎。

将军幕下红莲媚,诗客袖中丹桂香。

吟倚旌旗春过雨,醉听刁斗夜含霜。

金台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挥毫从军离开故乡,做官清廉又兼有校书郎的职责。
在将军的帐幕下,莲花盛开显得娇艳,诗人衣袖间散发出丹桂的香气。
春天的吟咏伴随着雨后的旌旗,夜晚醉酒聆听刁斗声中含着寒霜。
不要长久期待留在金台,不久后定会回归,如振鹭般展翅飞翔。

注释

提笔:挥毫。
从戎:从军。
别:离开。
帝乡:故乡。
官清:做官清廉。
兼领:兼任。
校书郎:古代官职,负责校对书籍。
将军幕下:将军的帐幕。
红莲媚:莲花盛开,形容女子或事物娇艳。
诗客:诗人。
袖中丹桂香:衣袖间散发出丹桂的香气,象征文雅。
吟倚:吟咏依靠。
旌旗:旗帜。
春过雨:春天的雨后。
醉听:醉酒聆听。
刁斗:古代夜间报更的铜器。
夜含霜:夜晚带着寒霜。
金台:代指京城。
莫作:不要当作。
多时计:长久的打算。
非久:不久。
应归:应该回归。
振鹭行:比喻高洁的行为,如鹭鸟展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郝校书从事相州》。通过这短暂的七言绝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职责的美好祝愿。

"提笔从戎别帝乡,官清兼领校书郎。"

这里诗人描绘了朋友即将离开故土,从军旅生活转入文职,以一介书生之身担任校书郎的新角色。"提笔"象征着文字工作的开始,而"从戎别帝乡"则表达了一种告别战乱,回归平淡生活的情怀。

"将军幕下红莲媚,诗客袖中丹桂香。"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勾勒出朋友在军中与文人之间的交往。"将军幕下红莲媚"描绘了一种温馨而不失豪迈的氛围,而"诗客袖中丹桂香"则透露出文人的清高雅洁。

"吟倚旌旗春过雨,醉听刁斗夜含霜。"

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吟倚旌旗春过雨"和"醉听刁斗夜含霜"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一种不畏风霜、勇往直前的精神。

"金台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鹭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嘱咐和期盼。"金台"象征着高贵的地位,而"莫作多时计"则劝诫友人不要在外逗留太久,应及时归来。"非久应归振鹭行"强调了朋友终将回归的信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送閤门秦舍人

郡印我未解,轺轩君不留。

相逢都几日,此别又经秋。

山雪晴犹在,河澌暖渐浮。

内庭连上閤,早晚共优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夏侯正言奉使江南

百舌关关麦垄青,远山迎马翠如屏。

禁中已诵相如赋,江外犹看使者星。

衣拂茶烟寻水寺,枕攲梅雨泊沙汀。

归期莫过中秋节,侍宴甘泉月满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

兰省方雠乙夜书,襄阳迎侍暂脂车。

挥毫偶未归纶阁,衣锦何妨奉板舆。

岘首碑前留马足,鹿门山下宿僧居。

汉皋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珰换佩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柴谏议之任河中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

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

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老峰。

见说丘门诗板在,应教回也继遗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