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癸夘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

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

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

向无古人志,岂望居要津。

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

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和陶诗·癸夘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以及自己的人生选择。首句“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赞扬了智者能顺应时势,即使不得志也能安于清贫。接着,“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表明诗人向往像春秋时期隐士沮溺那样的生活,即使身体劳苦也在所不惜。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借用了有莘氏之子的故事,强调通过亲身实践来领悟人生之道。诗人表示如果得不到重用,他也希望通过教育和农耕来改变社会。“三聘苟弗至,天下何由新”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即使多次被邀请也不出仕,除非能带来实质性的革新。

“君子有其具,无往不欢欣”表明诗人具有高尚的品质,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乐观和喜悦。他没有古人那样的追求官位之心,而是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我酿幸已熟,开樽召比邻”描绘了诗人自酿美酒,邀请邻居共享的场景,体现了他的淳朴与热情。

最后两句“同醉茅檐下,自比葛天民”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远古时代的葛天氏人民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与邻居共度欢乐时光。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和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诗.癸夘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子期既不遇,伯牙弦已绝。

山中少人事,柴门昼长闭。

漠漠寒云低,纷纷忽飘雪。

喜与林下士,襟怀共清洁。

诗酒有馀兴,盘飧无盛设。

因歌棠棣诗,我心足怡悦。

既笃友于好,各思继前烈。

吾爱东篱花,清香存晚节。

得意欲忘言,奚较工与拙。

予心虽坦然,泾渭宁无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和陶诗.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古人英华发,良由和顺积。

果能蹑前踪,未必今匪昔。

安得九霄上,矫然奋六翮。

宗社孰扶持,忍使中原隔。

试观春秋人,尚报东门役。

而我处畎亩,坐阅岁华易。

蓄志嗟莫申,此意向谁析。

孔明去云久,空怜庙前柏。

形式: 古风

和陶诗.还旧居

昔年离旧居,未卜何时归。

回首又六载,归来情益悲。

迷途尚未远,今是而昨非。

永固林下盟,从兹与世遗。

琴书聊自遣,鸥鸟还相依。

怀沙嘅屈子,捐躯悲介推。

我怀寄云山,尘世任兴衰。

毫端有新句,不妨时一挥。

形式: 古风

和陶诗.戊申六月中遇火

山下结茅屋,幽居慕羲轩。

回禄尔何酷,一宵忽见燔。

藏无商丘富,炎焰孰敢前。

鼓勇无所措,用智徒尔圆。

五行失其性,造化谁能还。

苍苍不可问,何必求之天。

人事恐未尽,脩省慎馀年。

或疑造物者,无乃恶投闲。

金石不可变,此志惟贞坚。

动心复忍性,吾但力吾田。

开樽对山月,既醉还复眠。

天运既如此,行将徙南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