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汝遵

多君早岁厌簪缨,独跨青骡海上行。

见说移家来马谷,复闻访道入蓬瀛。

逢人怕问尚书裔,卖药还留宰相名。

不为老夫今抱病,城中谁得见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早年厌倦官场、追求自由与道义的隐士形象。诗人杨巍通过“多君早岁厌簪缨,独跨青骡海上行”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年轻时对官场束缚的反感,以及他选择独自骑着青骡在海上自由行走的决绝姿态。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独立精神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

接着,“见说移家来马谷,复闻访道入蓬瀛”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和追求。他不仅迁居至马谷,更深入蓬瀛寻求道义,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不懈追求。

“逢人怕问尚书裔,卖药还留宰相名”两句,通过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在社会中的低调与谦逊。即使面对他人的好奇询问,他也不愿透露自己的家族背景,而是以卖药为生,却依然被人称颂为宰相之名。这不仅反映了主人公的淡泊名利、不慕虚荣的性格,也暗示了他在社会上虽处边缘但依然受到尊敬的地位。

最后,“不为老夫今抱病,城中谁得见先生”两句,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表达了对主人公现状的关切和对过去风采的怀念。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主人公因年老抱病而难以在城市中展现其风范的惋惜,也暗含了对主人公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塑造了一个既追求自由又坚守道义的隐士形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呈王司寇李少司徒二诗豪

两贤真是阨人哉,搜尽枯肠诗又来。

笑我已输三舍地,推君并上百寻台。

清新如此能无法,敏捷应知别有才。

暂乞骚坛罢旗鼓,燕山春到万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身事清朝已历三,羡君华发尚宜簪。

星回万里天将曙,燎映千门路更谙。

虎拜转从新岁健,龙颜长并上公参。

应陈国计匡明主,出入休言力不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读骝山诸公所遗倡和诗有感次韵

世间何物不成尘,惟有诗文重汉秦。

偶诵赓吟如晤语,因思朋好欲沾巾。

乾坤老去谁长在,江海人高半是贫。

恨不当年同结社,莺花共醉百年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诞日寓普明寺谒毗卢佛

虚度八旬又一年,兹晨弧矢忆初悬。

四方空抱风云志,千里仍多山水缘。

数问蓬莱无道路,翻令老稚讶神仙。

永怀慈母恩难报,白首焚香古佛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