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谦公谈

我亦流民尔似僧,半床明月半床□。

□□□难聊相共,常恐肝肠未可凭。

天外幸能留破衲,世间岂尽丧良朋。

谈深舌冷书为枕,肯负中宵一碗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与另一位流民之间的对话,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深沉。首句“我亦流民尔似僧”,既点明了双方的身份——一位是流民,一位是和尚,也暗示了他们虽身份不同,却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的命运和心境。接着,“半床明月半床□”一句,以“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而“□”可能代表的是被遮挡或遗忘的事物,或是内心的某种缺失,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不完整与缺憾。

“□□□难聊相共,常恐肝肠未可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情感寄托的渴望。接下来,“天外幸能留破衲,世间岂尽丧良朋”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间的美好期待,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依靠。

最后,“谈深舌冷书为枕,肯负中宵一碗灯”则展现了两位对话者深入交流的情景,即使在深夜,也不愿辜负那一碗灯火,象征着他们对知识、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执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人物之间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交流,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深刻主题。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

寒灯一点暂相亲,除梦都应不是真。

开口后来皆作圣,盖棺前此莫论人。

鬼神未到须防独,涓滴虽微便溺身。

纵死定令天亦见,肯教风雨暗青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冒雨访木斋不遇

草团风送雁归声,孤负春深雨未晴。

戴笠独行韩大伯,到门不见李先生。

若非策蹇寻花笑,定是携诗倩鹤评。

为语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晓待余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赤公五首(其二)

愿遍三千麈任挥,到来况是旧王畿。

亦知冰雪皆恩泽,谁道云烟省是非。

阙下已闻钟鼓遍,海东犹待雨花飞。

天龙翘首余多病,从此焚香老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赤公五首(其三)

满碛寒风柰若何,逢人强自笑还歌。

杖挑百斛燕支雪,瓶注千寻鸭绿波。

高座不妨群部拥,穷途真恨一身多。

近来分卫逢时稔,敝绪泥床亦好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