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访木斋不遇

草团风送雁归声,孤负春深雨未晴。

戴笠独行韩大伯,到门不见李先生。

若非策蹇寻花笑,定是携诗倩鹤评。

为语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晓待余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冒雨探访友人木斋先生的场景,却未能如愿相遇的情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雨中的静谧与孤独,以及访友不得的遗憾与期待。

首句“草团风送雁归声”,以雁归之声衬托出春日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次句“孤负春深雨未晴”,点明了诗人冒雨来访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对春深未尽、雨水连绵的无奈与感慨。

接着,“戴笠独行韩大伯”一句,通过描述诗人独自戴着斗笠行走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访友不得的孤独感。而“到门不见李先生”则直接点出了访友未遇的主题,使得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失落与遗憾。

后两句“若非策蹇寻花笑,定是携诗倩鹤评”,通过假设的方式,想象了如果未能遇到友人,可能是诗人独自欣赏花朵,或是吟诵诗歌寻求鹤的评价,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

最后,“为语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晓待余烹”,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第二天清晨,友人能在家中小憩,共品佳茗,享受相聚的时光。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热情与期待,也蕴含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冒雨访友的全过程,以及未能如愿相遇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赤公五首(其二)

愿遍三千麈任挥,到来况是旧王畿。

亦知冰雪皆恩泽,谁道云烟省是非。

阙下已闻钟鼓遍,海东犹待雨花飞。

天龙翘首余多病,从此焚香老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赤公五首(其三)

满碛寒风柰若何,逢人强自笑还歌。

杖挑百斛燕支雪,瓶注千寻鸭绿波。

高座不妨群部拥,穷途真恨一身多。

近来分卫逢时稔,敝绪泥床亦好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赤公五首(其四)

狮子曾闻住罽宾,如空何必问前因。

霜连白草开荒后,日射黄金布地新。

旧疏未焚藏衲角,长歌应悔杂京尘。

当时妙喜交游广,书到衡阳有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赤公五首(其五)

而师亦是岭南人,共棹曹溪意自亲。

罪过弥天予作俑,饥寒到死汝为邻。

生成枯骨非关病,剩有空瓢不道贫。

何日玉门通一线,愿随高步抖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