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公明赏晴轩

端居有何好,名与胜会并。

人生岂长闲,天宇不屡晴。

邂逅风日佳,一醉万事轻。

君家大父客,诗如九韶鸣。

浮春散无垠,揽取造物惊。

坐令绿野堂,岌嶪睢阳城。

风流被三世,诸郎未惭卿。

开轩著尊酒,报答千花明。

饮罢遣客休,仰空看云行。

是中有佳处,遑恤身后名。

宁为秋雨叹,更作秋虫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题张公明赏晴轩》。诗中描绘了在晴朗天气下,诗人与友人相聚于轩中饮酒赏景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端居有何好,名与胜会并”,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认为只有与名流雅士相聚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接着,“人生岂长闲,天宇不屡晴”两句,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多变,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美好时光的重要性。

“邂逅风日佳,一醉万事轻”则描绘了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畅饮美酒,一切烦恼似乎都随之烟消云散。接下来,“君家大父客,诗如九韶鸣”赞美了友人的家族传承,以及其诗文之高妙,如同古代乐曲般动听。

“浮春散无垠,揽取造物惊”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生命力所震撼。而“坐令绿野堂,岌嶪睢阳城”则是通过对比,展现了轩中环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突出了赏晴轩的独特魅力。

“风流被三世,诸郎未惭卿”赞扬了友人的家族风范得以传承,后辈们也未有愧色。最后,“开轩著尊酒,报答千花明”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轩中设宴,以美酒款待宾客,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饮罢遣客休,仰空看云行”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诗人独自一人,仰望天空,享受着云朵飘过的宁静时刻。

“是中有佳处,遑恤身后名”表明诗人更看重眼前的快乐与自然之美,而非世俗的名声。“宁为秋雨叹,更作秋虫声”则以秋雨和秋虫的哀鸣,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友情、家族传承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题折枢密保真草堂

轩冕有何乐,书生分尤悭。

都卢百年中,强半堕险艰。

能著屐几两,恨无茅三间。

傥非身世忘,那得方寸闲。

不见葆真老,功成鬓毛斑。

飘然日边来,复作昼掩关。

所至书满屋,铅黄不停删。

开窗寻丈馀,要看湘南山。

夕待明月至,朝期白云还。

醉吟如乐天,但少素与蛮。

嗟哉道脩阻,无由结朱颜。

惟应梦见之,千里同跻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泊召伯埭

孤舟渺无根,夜历数村雨。

今朝乱晴景,水镜写霜树。

哀鸿念群声,正到客愁处。

男儿有怀抱,何事亦关汝。

苍烟接牛斗,惝恍迷归路。

明发问吾侬,乘流去复住。

形式: 古风

大热行旌德山中不可车马步至凌氏林亭诗

踞石休茧足,掬泉洗赪容。

于何脱冠履,共指云外峰。

翳彼园屋小,钩帘苍翠重。

庭空燕雀乳,树老莓苔封。

露泫过墙竹,风凄横涧松。

欣然曲肱卧,鼻息春醅浓。

推床上马去,孰是陈元龙。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次韵周圣举从子乞纸

溪翁捣冰时,寒甚龟手絮。

千金售词客,妙语零唾雾。

回看乌丝栏,一嫡轻百庶。

长供虿尾落,肯受蝇头污。

今朝持赠君,真似翼傅虎。

应缘未给札,欲草子虚赋。

他年五十万,渠复愿邻富。

行看醉帖来,家不设寒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