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黄粱.本名燕归梁

词名本是燕归梁。无理趣,忒寻常。

马风思忆祖纯阳。故更易,悟黄粱。

百年一梦暂时光。如省悟,弃家乡。

常清常净处真常。累功行,赴蓬庄。

形式: 词牌: 双雁儿 押[阳]韵

翻译

原本的词名来自《燕归梁》,没有深意,太过普通。
马风中思念着祖师纯阳,因此改变,明白梦境的虚幻。
人生百年如同一场梦,短暂如斯。如果觉悟,就应舍弃故乡。
在常清常净的境地寻求永恒,积累功德,前往仙境般的蓬莱庄。

注释

词名:燕归梁。
无理趣:缺乏深奥的道理或趣味。
忒寻常:过于平常。
祖纯阳:道教中的仙人,可能指吕洞宾等。
更易:改变,转变。
黄粱:黄粱梦,典故,比喻短暂而虚幻的美梦。
百年一梦:形容人生短暂。
暂时光:短暂的时间。
如省悟:如果能有所醒悟。
弃家乡:离开故乡。
常清常净处:心境清净的地方。
真常:永恒,不变的状态。
累功行:积累功德。
蓬庄:蓬莱庄,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悟黄粱·本名燕归梁》是一首词,以"燕归梁"为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词中首先提到"无理趣,忒寻常",暗示了世间万物的表面平常,缺乏深层的智慧和意义。接着,词人通过"马风思忆祖纯阳",可能暗指道教中的神仙故事,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归宿的向往。

"故更易,悟黄粱",这里的"黄粱梦"源自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比喻短暂的人生如一场梦。词人借此表达人生如梦,应及时醒悟,抛弃对家乡的执着。"百年一梦暂时光"进一步强调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最后,词人提出"常清常净处真常",倡导内心的清净与宁静,这是道家追求的至高境界。"累功行,赴蓬庄","蓬庄"可能是道家仙境的象征,词人鼓励人们通过修炼和积累功德,达到超脱尘世的理想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马钰作为道教全真派道士的人生观和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悟黄粱.终南居环堵

董宣强项岂寻常。如燕颔,即非殃。

掀髯虚长不名疮。无破处,又何妨。

道家贫后计多方。无腋袋,用皮囊。

支颐悬挂度炎凉。里面有,万般香。

形式: 词牌: 双雁儿 押[阳]韵

悟黄粱.赠兴平杨先生

密密相传理最深。向水里,自生金。

个人无口解哦吟。能云步,曳云襟。

寻思今古修仙道,今如古,古如今。

古今难得遇知音。知音者,似予心。

形式: 词牌: 燕归梁 押[侵]韵

捣练子

好性子,好性怀。不须香火不须斋。戴云包,免了灾。

内修个,不凡胎。忘机绝虑屏尘埃。产灵童,有大才。

形式: 词牌: 捣练子

捣练子

灵寿杖,献夫人。拨开世网易开尘。助行步,出爱津。

打有著,拄为亲。敲昏琢暗求清神。挑明月,显至真。

形式: 词牌: 捣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