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气

天未秋时鬓已秋,大千泱漭一身浮。

风吹月落隔江水,雁与钟沈最远楼。

可纳须弥犹有芥,能忘生死不如鸥。

但将旦气参无极,哂尔乾坤亦赘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旦气》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存在的深刻理解。

首联“天未秋时鬓已秋,大千泱漭一身浮”,开篇即以个人的衰老与宇宙的浩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个体在广阔宇宙中的渺小感。诗人虽未至秋日,但鬓发已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而“大千泱漭”则描绘了宇宙的辽阔无垠,暗示人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

颔联“风吹月落隔江水,雁与钟沈最远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风动月沉,雁过楼空,江水隔断了视线,钟声在远处回响,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画面,也隐喻了人生的孤独与短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颈联“可纳须弥犹有芥,能忘生死不如鸥”,运用了佛教中“芥子纳须弥”的典故,形象地说明了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容纳宏大的世界,以此反衬出人的生命虽短,却能拥有无限的可能。同时,诗人将“生死”与“鸥”相对比,鸥鸟自由自在,似乎忘记了生死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尾联“但将旦气参无极,哂尔乾坤亦赘疣”,诗人以“旦气”(早晨的气息)为引,探讨了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意义。他提出,只有将自己融入宇宙的无限之中,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看待世界如同多余的装饰一样。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旦气》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万筱

万筱迷瞢金碧光,高闻蝉语与天长。

虚庭不受纤埃积,熇暑难欺静室凉。

借得苦吟消病苦,啜来香茗杂花香。

不知大睡谁为觉,昨日朝暾今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检药

清和资吐纳,冥坐一心蠲。

敢授庸医柄,徒邀小草怜。

风遒尘可格,月正孛无权。

芝朮荒山老,龟龙自大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砺石辞五解

汰渭能清,激泾亦浊。砺石去沙,其莹如玉。

驯犬可嬉,怒则成虎。桀纣苟仁,不孙汤武。

摩栈弗踬,蹶于大逵。敬肆自心,地何安危?

花残眷春,日落愁夕。弃此流光,晦悔奚益?

昭昭日月,冥冥雷霆。鉴兹不远,犹影附形。

形式: 四言诗

古怨辞九章(其一)

风来不过墙,潮来堤抵当。

开花不结子,不如麝脐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