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

云从会稽生,旦旦见伯禹。

听读山海经,成龙不成虎。

禹命云归欤,可向蕺山去。

昂昂王内史,眉宇照今古。

常在此盘旋,深藏无处所。

王孙江海人,云根自栖翥。

招邀玉叶来,以石为伴侣。

既从衣上浮,只就茶里煮。

不入晋家池,肯作秦望雨。

两儒一支郎,不学世间语。

吴伧哦五字,坎壈酸涩苦。

并送山中人,约束云下取。

形式: 古风

翻译

云从会稽山起,每天都能见到大禹。
聆听《山海经》的诵读,想成龙却未能如虎。
禹帝命令云彩回归吧,可以前往蕺山去。
威严的王内史,他的眉宇间照耀古今。
云常常在这徘徊,深深隐藏无处寻觅。
王孙你如同江海之人,你的根就在这里栖息。
邀请洁白的玉叶前来,以石头为同伴。
云已附着在衣物上,只在茶水中煮煮就好。
不愿进入晋家的池塘,也不愿化作秦望山的雨滴。
两位儒者如一枝独秀,不学尘世的言语。
吴地人吟哦着五言诗,生活坎坷酸涩苦楚。
一起送走山中的友人,约定让云取回赠品。

注释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
旦旦:每日,天天。
伯禹:大禹,古代中国著名治水英雄。
成龙不成虎:比喻有志向但未能实现。
蕺山:又名蕺峰,绍兴附近的一座山。
王内史: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档案。
盘旋:来回移动,此处指云的飘荡。
栖翥:鸟儿栖息飞翔。
玉叶:比喻纯洁或珍贵的人或物。
晋家池:可能指某贵族的园林池塘。
秦望雨:秦望山的雨,比喻高洁的品格。
吴伧:吴地人,方言称谓。
坎壈:困顿,艰难。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云根》,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作品。诗人以云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云的灵动与超然。首句“云从会稽生,旦旦见伯禹”,将云置于神话般的背景中,暗示其非凡来历。接下来的“听读山海经,成龙不成虎”描绘了云在听取大禹的故事,寓意其追求理想而不为世俗所拘。

“禹命云归欤,可向蕺山去”表达了云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高山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人接着赞美“昂昂王内史,眉宇照今古”,将云人格化,赋予其智慧和历史的见证者形象。云在诗中不断徘徊,深藏不露,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淡泊的心境。

“王孙江海人,云根自栖翥”进一步强调了云与人的亲近关系,以及诗人自身的隐逸情怀。诗人邀请云“招邀玉叶来,以石为伴侣”,表达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云在诗中被煮茶饮用,体现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超脱。

“不入晋家池,肯作秦望雨”表达了云的独立个性,不愿随波逐流,宁愿独自守护山川。最后两句“两儒一支郎,不学世间语”,以云自比,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的品格,以及对世俗语言的不屑。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通过云的形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感世界,展现出宋代理想主义和隐逸文化的特色。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五日至京口

回回望秦淮,出语重烦喋。

凯风初酸辛,灵雨更凄切。

畴昔之所经,望见心已折。

粤从世态换,转见凡事别。

缗钱换仍艰,旅饭杂砂屑。

坊市半颓毁,物货仅罗列。

鸣凤斯不闻,遗沴犹惨烈。

凌晨转时序,涂路已入浙。

京清虽快人,忍作昌歜节。

身本无瑕疵,反被谗口谍。

低翔就师友,庶几免磨灭。

清旷虽未能,玄畅差可悦。

如其守微言,予将俟来哲。

形式: 古风

分梦泉

偷得两泓清,同他猿鸟吃。

上下泉边身,上下床上客。

相对各相忘,山中小花白。

形式: 古风

太湖

太湖我污池,茂苑我林莽。

橘柚我堆盘,鲈鱼我登俎。

区区为蘋花,移去溪上住。

终当赋归欤,来此卧烟雨。

形式: 古风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其四)

云冥冥,雷阗阗。横玉转,流珠乾。

灵龟入我梦,谓君当旋。

既穷海壖之炎天,当饮山中之流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