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椽西郭外,元不异村居。
官冷谋升斗,头童怯比疏。
莫愁书费纸,肯叹出无车。
也胜焦徵士,蜗牛卧雪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数椽西郭外,元不异村居"表达了诗人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归属感。"官冷谋升斗,头童怯比疏"则透露出诗人对仕途无意,甚至有所畏惧之情。"莫愁书费纸,肯叹出无车"显示了诗人的豁达,他不为物质的匮乏而忧虑,也没有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最后两句"也胜焦徵士,蜗牛卧雪庐"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比喻。焦徵士和蜗牛都是古代寓意贫穷的象征,而“蜗牛卧雪庐”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严酷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生活状态,甚至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爱山如爱士,交友竟忘年。
未老先辞禄,能閒始是仙。
清谈真药石,雅志乐林泉。
笑看衡门外,随风柳絮颠。
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閒居。
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
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
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寓舍已三迁,闲官又一年。
酒杯时乐圣,茶碗欲通仙。
爱笋从穿壁,浇花自汲泉。
谁能问前代,刘蹶与秦颠。
知尔怀亲忆故州,相逢沽酒且迟留。
夕阳有恨荒荒白,江水无声泯泯流。
孤鸟出潮投渚尾,野芦飞雪压船头。
却愁明月中秋近,不得同登庾亮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