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翻译

秦地的美女罗敷,在绿水之畔采摘桑叶。
她洁白的手在青色的桑枝上轻盈穿梭,红润的妆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蚕儿饥饿了,我得离开,即使有五匹骏马也请不要挽留我。

注释

秦地:指代古代秦国的地方。
罗敷女:美丽的女子,可能以罗敷为名或形容其美貌。
采桑:摘取桑叶,古人常以此为女性农事活动。
绿水边:河边的绿色水域。
素手:洁白的手。
青条:青色的桑枝。
红妆:红色的妆容。
白日鲜:在白天显得特别鲜艳。
蚕饥:蚕儿饥饿需要喂食。
妾欲去:女子自谦的说法,表示要离开。
五马:形容地位显赫或富有,此处可能象征挽留的力量。
莫留连:不要挽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秦地,一位罗敷女孩正在绿水边采桑。她的素手上缠着青色的桑枝,而她脸上的红妆在白日照耀下显得分外鲜明。这不仅展示了女子的美丽,也描绘了农村劳作的生动景象。

蚕饥,指的是蝼蛄即将饥饿的时候,古人以此比喻春天即将到来。这里,诗人通过“蚕饥妾欲去”表达了春光易逝,女子采桑的紧迫感。五马,可能是指古代用五匹马拉的车,意在强调女子急于离开。整句话传递出一种时间宝贵、不容错过的氛围。

诗句中融入了对自然美景和人事变化的观察,以及对生命节奏的感悟。语言简洁而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埽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飖三十春。

空谈霸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恻怆竟何道?

存亡任大钧。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相和歌辞.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犹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