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禹庙时所见的壮丽山景与深沉哲思。首句“云门以西境,峰拔类石弩”以比喻手法,将云门西边的山峰比作石弩,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挺拔与险峻。接着,“元气相雕镌,无烦凿神禹”则赞美自然造化之功,无需人工雕琢。
“昔我谒真宰,溪暗日卓午”描述了诗人往访真宰(可能指神灵或庙宇)时的情景,溪流昏暗,太阳高悬,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群松何青苍,乃绿我眉宇”则通过描写茂密的松林,映照在诗人的眉宇间,暗示了自然之美对人心灵的滋养。
“悄然谷响生,石磬自成拊”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回荡的声音,仿佛石磬自然敲击,充满了和谐与宁静。“丘陵无圣贤,万古一抔土”则是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指出无论圣贤还是凡人,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感慨。
最后,“送目神州外,穷发了可数”表达了诗人放眼望去,看到的广阔天地,以及对远方世界的想象与探索欲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