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安诗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饿。

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博以兼济,约以理当。

非不悦子,驽骥殊量。鸟养养之,任其沈飏。

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答谢安诗》由魏晋时期的王胡之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哲学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感悟。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开篇即以雄伟的山峰起笔,象征着崇高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兰薄晖崖,琼林激响”则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兰花在崖边绽放,琼林中传来清脆的声响,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声音。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赞美了智者如同夜空中明亮的和璧,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凌霄矫翰,希风清往”,以飞翔的鸟儿为喻,表达了追求高远、清风明月般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矫翰伊何,羽仪鲜洁。清往伊何,自然挺彻”,进一步强调了纯洁、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追求。“易达外畅,聪鉴内察”,表达了对外界事物的通达理解与内心的洞察力。

“思乐寒权,披条映雪”,通过寒冷中的树木映雪,象征着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坚韧。“朱火炎上,渌水赴泉”,则是对热情与冷静、活力与宁静的对比与融合。

“风以气积,冰由霜坚”,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妙感无假,率应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

最后,“我虽异韵,及尔同玄”,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虽然个性不同,但都追求着相同的高尚品质。“如彼竹柏,厉飙俱鲜”,以竹柏在风暴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友谊的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情、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本质的探索,语言优美,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2)

王胡之(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廪子。尝在东山甚贫乏。陶侃子陶范为乌程令,赠米一船,不受。好谈谐,善属文,为当世所重。能闭目投壶。历郡守、侍中、丹阳尹。石虎死,朝廷欲绥辑河洛,以为西中郎将、司州刺史。以疾固辞,未行而卒

  • 字:修龄
  • 籍贯:东晋琅邪临沂
  • 生卒年:?—349

相关古诗词

答傅郎诗

森森群像,妙归玄同。原始无滞,孰云质通。

悟之斯朗,执焉则封。器乖吹万,理贯一空。

昔在总角,有怀大方。虽乏超诣,性不比常。

奇趣感心,虚飙流芳。始自践迹,遂登慧场。

迹以化形,慧以通神。时欤运欤,遘兹渊人。

澄源岭本,启此归津。投契凯入,挥刃擢新。

发悟虽迹,反观已陈。暧暧末叶,运钟交丧。

绵绵虚宗,千载靡畅。谁能慜中,仰谐冥匠。

并辔一方,明心绝向。明向若易。潜行谅深。

时惟同得。婉转嘿寻。望关启扉,披帷解衿。

情兴未足。祈我冲箴。冲箴之往,岂伊璠玙。

通无不畅,分靡不劬。何以融之,本际已无。

即心既尽,触族自虚。

形式: 四言诗

黄帝赞诗

轩辕应玄期,幼能总百神。

体练五灵妙,气含云露津。

掺石曾城岫,铸鼎荆山滨。

豁焉天扉开,飘然跨腾鳞。

仪辔洒长风,褰裳蹑紫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冬诗

绵邈冬夕永,凛厉寒气升。

离叶向晨落,长风振条兴。

夜静轻响起,天清月晖澄。

寒冰盈渠结,素霜竟栏凝。

今载忽已暮,来纪奄复仍。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夜听捣衣诗

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

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

纤手叠轻素,朗桁叩鸣砧。

清风流繁节,回飙洒微吟。

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

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