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梓所作的《寄吴立夫》。诗中表达了对远方师友的思念与关怀之情。
首联“寻师负笈频千里,授业登堂此一时”,描绘了诗人为了求学,不辞千里之遥,多次背负书箱前往拜师的情景,以及在名师面前学习的珍贵时刻。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尊重。
颔联“我比栖苴宁得巳,尔如附赘亦何为”,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栖息在芦苇中的鸟儿,即使环境艰苦也难以改变;将对方比作附着在身上的赘疣,强调了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和谐的关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于与对方关系的反思。
颈联“家山在望悠悠梦,舍馆相逢叠叠诗”,描绘了诗人遥望家乡,心中充满思念之情,仿佛在梦境中与家人团聚;同时,与朋友在寓所相遇,共同创作了许多诗歌。这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尾联“归去尚须怜独客,为传消息报南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作为孤独旅人的处境,并且通过传递消息的方式,让友人知道自己的近况。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