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诗

友道日凋谢,伐木久无诗。

讵谓草木间,友道反不亏。

娟娟白玉英,落落苍龙枝。

复有青琅玕,岁晏以为期。

相看冰雪中,节概不少移。

岂不念轗轲,守贞理所宜。

物性尚如尔,人情良可悲。

勖哉三友交,吾当视为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三友诗》由元代诗人鲍恂所作,通过描绘松、竹、梅三种植物的形象,寓意了友谊的坚韧与高洁。诗中以“友道”为线索,探讨了在世事变迁中,友情如何保持其纯粹与不变。

首句“友道日凋谢,伐木久无诗”,开篇即表达了对友情逐渐淡薄的感慨,以及长久以来,人们似乎已不再以诗歌来歌颂友情的事实。接着,“讵谓草木间,友道反不亏”,转折点在于指出即便是在看似平凡的草木之间,友情的真谛依然得以坚守,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缺失。

接下来的几句“娟娟白玉英,落落苍龙枝。复有青琅玕,岁晏以为期”,分别以白玉般的梅花、苍劲的松树和青翠的竹子为象征,描绘了它们在严冬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寓意着友情如同这些植物一样,即使面对严寒,也能保持其纯洁与坚韧。这里运用了“三友”(梅、竹、松)的传统意象,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同时也隐喻了友情的珍贵与不可替代。

“相看冰雪中,节概不少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还是人生的风霜雨雪,真正的友情都能经受考验,其节操与品格不会有所改变。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赞美。

“岂不念轗轲,守贞理所宜”,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那些在逆境中仍坚守自我、坚持原则的人的敬佩之情。这里的“轗轲”指困境或艰难,强调了在困难面前,保持本色、坚守信念的重要性。

最后,“物性尚如尔,人情良可悲。勖哉三友交,吾当视为规”,诗人将自然界中的物性与人情进行对比,感叹于人世间友情的珍贵与不易,同时鼓励人们学习梅、竹、松的品质,将其作为人生的准则。这一段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综上所述,《三友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坚守自我价值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

鲍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

  • 字:仲孚
  • 籍贯:崇德(今桐乡)
  • 生卒年:1333—1335

相关古诗词

题五雁图

薛生三凤世所稀,荀氏八龙殊绝奇。

郭家兄弟称五雁,孝友尤为人共推。

当时八月惊飙起,五雁分飞隔空水。

十月天清五雁归,相呼相唤芦花里。

我识郭家五弟兄,早学书诗俱令名。

开图见雁发深感,万里长江无限情。

我今试与五雁语,从兹休落潇湘去。

潇湘水深多网罟,明年花发玉阶春。

玉阶鸳鹭多如云,愿汝飞去同为群。

形式: 古风

南风琴送王文伯之任

重华宫中白日长,山龙绚烂垂衣裳。

玉阶朝罢南风起,干羽不动生微凉。

是时治定作韶舞,中有桐琴音最古。

坐把五弦为挥弄,不觉南风满窗户。

一弹民愠解,再弹民阜财。

直令四海亿万姓,熙熙鼓腹登春台。

时有五色凤,飞来表休瑞。

雍雍玉阶前,亦感重华意。

重华之意良苦深,意在生民不在琴。

九疑云冷世已远,人人争欲闻其音。

祇今重华御八极,每弹五弦长叹息。

南风长养百馀年,黑发蚩蚩岂能识。

我持此歌送使君,生民久待南风薰。

承宣政是君所职,愿早流播人间闻。

形式: 古风

题吴越两山亭

新亭卓绝倚云端,两岸青山绕画栏。

众岫西来驰万马,数峰东去跨群鸾。

海门帆影烟中见,江树秋容雨后看。

千古兴亡无限事,边城又听角声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扇

松阴翠落千崖雨,瀑布泉流百丈冰。

六月山人长衣衲,不知人世有炎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