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湘南见池上梅花作二首(其二)

凌波何处见铢衣。池畔月明时。

春风莫作颠狂态,好堪耐、璚雪葳蕤。

楼上笛残,陇头书远,人在楚云西。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一丛花·湘南见池上梅花作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凌波何处见铢衣"一句,以轻盈的步履比喻梅花的飘逸,暗示了梅花如仙子般在池边轻盈起舞。"池畔月明时"进一步渲染了清冷的月光下,梅花独自绽放的孤寂与美丽。

"春风莫作颠狂态"借春风之手,表达了对梅花纯洁品性的赞美,劝诫春风不要过于热烈,以免破坏梅花的宁静之美。"好堪耐、璚雪葳蕤"则直接赞美梅花如琼瑶般的洁白和繁盛,将其比作瑰丽的冰雪植物。

"楼上笛残,陇头书远"通过远方的笛声和书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思念之情。最后,"人在楚云西"以诗人自身的遥远位置,进一步强化了对梅花的遥望和情感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诗人的情思交融,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咏梅佳作。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一)甲戌正月十三夜风雨作

华灯光射银屏影,斗起春光。月转回廊。

罗绮风飘满路香。金陵自古豪华地,不似殊方。

堪笑潘郎。流落天涯独举觞。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二)甲戌正月十三夜风雨作

春城箫鼓无端闹,说近元宵。华烛高烧。

偏对良辰更寂寥。斜风细雨敲窗户,又送萧条。

愁病无聊。何日行歌白下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摸鱼儿.春寒作

向小园、花丛飞数蝶,懊恼又飘轻雪。

倚画栏、独望湘山影,缥缈半峰残月。

风料峭、罗袂生寒,默默愁难说。

家乡万里,想绿草池塘,碧桃院落。

更自伤、离别柔情结。看湘娥、旧恨班班,竹上难灭。

问东皇、何日金乌扑帐,春云热。

扁舟独自归去,高堂菽水同欢悦。

班衣笑舞,再莫道、中朝绯袍金印,门前建旌节。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诉衷情.桂林徐伯川屡约不至有词见寄作此答之

瑶笺新调写乌丝。字字说相思。

传闻几度来也,又盼过、落花时。停画舫,驻金羁。

枉参差。干天何事,伏雨阑风,故误佳期。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